3.5.1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标准 项目名称 性状 鉴别 酸度(pH) 氯(%) 有关物质(%) 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 重金属(%) 含量测定(%) 溶液澄清度 与颜色 铁盐(%)
优等品标准 白色或类白色 结晶粉末 应呈正反应 3.5-4.5 ≥4.0(干) ≤0.5 ≤8.2 ≤0.1 ≤0.0010 ≥99.2 黄绿色4号标准, 溶液澄清 ≤0.003 法定标准 白色或微黄色 结晶粉末 应呈正反应 3.5-4.5 3.5-4.1 ≤1.0 ≤8.5 ≤0.1 ≤0.0020 ≥99.0 黄绿色4号标准, 溶液澄清 ≤0.003 厂控标准 白色或微黄色 结晶粉末 应呈正反应 3.5-4.5 3.5-4.1 ≤1.0 ≤8.2 ≤0.1 ≤0.0020 ≥99.0 黄绿色4号标准, 溶液澄清 ≤0.003 14
第四章 实习产品的主要生产设备
分段描述主要生产设备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及工作原理(附结构示意图)。 4.1搪玻璃反应釜
K200-500L管口方位
K1000-6300L管口方位
(1)设计压力:罐体=0.2MPa 0.4MPa 0.6MPa 1.0Mpa;夹套=0.6Mpa (2)搅拌器:参照搪玻璃搅拌器参数
(3)减速机:立式摆线减速机、涡轮蜗杆减速机
(4)轴封:填料密封 ( 0.2MPa ),单端面机械密封(0.4Mpa),双端面机械密封 (0.6MPa 1.0MPa)
15
(5)耐腐蚀性:对于各种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及弱碱等介质均有极强的抗腐性。但对于强碱、氢氟酸及含氟离子介质以及温度大于180℃,浓度大于30%的磷酸等不适用。
(6)耐冲击性:耐机械冲击指标为220-10-3J,使用时避免硬物冲击。 (7)绝缘性:瓷面经过20KV高电压试验的严格检验。 (8)耐温性:耐温急变,冷冲击110℃,热冲击120℃。 技术参数 内容规格L 内锅直径φ(mm) 夹套直径 φ(mm) 电动机功率(kw)
30 (50) 400 (500) 500 (600) 0.6~1.1
150100 ~
500 600550 ~
900
800~2000 1100~1400
2500
40
~
00
3500
1500
5000
6000
18000
32000
1400
1600 1800 2000
3000
7001200650 ~~
1000 1500 1.1~2.2 1.5
1500
1600 1700 1900 2100
3200
4 7.5
7.5
7.5 15 15 37
减速机型号 M2 (M3)
M4 M6 M8
BLY
BLY
7.
7.5-5-4-13
4-23
BLY 7.5-4-23 BLY 15-5-13 BLY 15-5-13
BLY 45-11-13
搅拌转速(r.p.m)
60~80 60~80
60~80 60~80
90 63 63 100 100
50~100
16
4.2 三足式离心机
SS800型离心机
三足式上部人工卸料间歇操作的离心机,SS800型离心机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维修方便,过滤时间可随意掌握,滤渣能充分洗涤,固相颗不易破坏等优点。而且能适用于纤维物质纺织品印染洗涤后的脱水,其广泛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印染、纺织、环保等行业。
SS800型离心机分为有基础跟无基础之分,按材质分为不锈钢:304不锈钢、316不锈钢、321不锈钢离心机、钛材离心机、衬塑离心机、衬四氟离心机。
SS800型离心机技术参数:转鼓直径为800MM,转鼓容积为100L,装料限量为135KG,转鼓转速为1500转,分离因素为1006,电机功率为7.5,机器重量为1500KG。 4.3列管式换热器 (1)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
17
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① 列管式换热器 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② 列管式换热器 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化工生产中强腐蚀性流体的换热,需采用陶瓷、玻璃、聚四氟乙烯、石墨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管壳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差,只用于压力低、振动小、温度较低的场合。本次实习车间使用的多为第①种,其具体结构如下图:
1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甲磺酸培氟沙星 实习报告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