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发展,促进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本项目处于XX省XX县XX镇,地处XX省西部边陲,总面积206.4万亩,辖17个乡镇318个行政村616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是石家庄市唯一的纯山区县。
XX县山场广阔,矿产蕴藏丰富。十一五”期间,以农业为基础,连动钙镁、陶瓷、化工、建材、旅游、林牧等各业和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全县GDP年均增长12.7%,2010年达到105亿元,五年翻了一番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5%,2010年达到10.66亿元,五年增长了2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五年增加近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6元,五年增加2363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9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3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2.9%和2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亿元,比去年增长18.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分别达到78.6亿元和61.2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加40.7亿元和30.8亿元。
——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的五年
农业效益稳步提高。大力实施山区综合开发战略,培育万亩山场开发大户13个,千亩开发大户90多个,我县成为省内最大的连翘生产基地。
..
..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31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超过30个。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深入开展“2+1”上台阶工程和对标行动,实施技术改造518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60项,开发新产品32项。原火陶瓷等一批传统工业企业实现提档升级,化工化肥厂完成整体出让,天宁和星光化工公司完成重组,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3亿元,实现利税16.4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加24亿元和14亿元。
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便民超市”180多个,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0多个,维明百货等商贸企业入驻我县,古城运输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壮大,运输企业达到70多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施了XX、仙台山、秦皇古驿道等一批传统景点改造升级工程,开发了锦山生态风景区等旅游新景点。201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8000万元。
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各级各单位、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培植龙头,开拓市场,创名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了XX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XX县光华禽业有限公司和XX县南峪镇综合养殖协会等一大批运营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
..
..
在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村和开发大户的带动下,中药材、大枣、生猪、肉牛、苹果、冷水鱼等几个具有我县鲜明特色的种养殖基地和小区建设也进展迅速。这些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对于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实现2.5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23.8%,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此,县财政专门拿出十几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村和大户等35个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如此大规模、大力度的表彰奖励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心。
在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规划林地面积12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5%,其中以油松、侧柏、核桃、大枣为主的有林地12.3万亩,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8.1万亩,灌木林地57.3万亩,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49.2万亩,拥有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广阔空间。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符合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大面积人工种植优选品种皂荚林,为皂荚产品深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建设皂荚林生态基地和产品深加工,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的工程。本项目的提
..
..
出符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1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建设地点水土流失严重,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本项目强调生态优先原则,大面积人工种植优选品种皂荚林,对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改良土壤等都具有极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又为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营造既有良好防护效益又有极大经济价值的皂荚,对增加森林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繁荣都是十分必要的。
2.3.2项目建设是填补我省皂荚产品深加工市场空白的需要
十五万亩皂荚林生态示范基地产品深加工项目,可以填补XX省皂荚生态经济的空白。该项目建设以增加林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立足点,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实行基地化建设、定向化培育、嫁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是XX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将项目区林业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
2.3.3项目建设是调整地方产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努力增加农
..
..
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XX省林业局已适时做出\建设沿边沿坝千万亩防护林绿色屏障、平原区千万亩速生用材林基地、太行山及燕山千万亩绿化工程、浅山丘陵和平原区千万亩优质高效果品基地\的重要决策,并已开始大力度推进,林业和林业产业正处于不可多得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项目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农户+科技”经营形式,使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不仅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使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2.3.4项目建设是促进科技兴农、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示范
目前,公司已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作为本项目科技支撑单位,通过项目实施,既可以把适用配套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又可以改变项目区传统的皂荚种植方式和种植习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以较短的经营周期大面积人工种植优选品种皂荚林,提供产品深加工可以缓解皂素市场供需矛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皂荚深加工的需求;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可吸纳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社会劳动就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繁荣;也有利于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覆盖率,改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建十五万亩皂荚林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