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7.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长正义。
[典型例题]请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评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行为。 (2)你从这幅漫画中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甲面对非正义行为表现出消极逃避的态度,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从而危害他人和社会。乙面对非正义行为表现出不满、愤怒,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但“狠狠揍他一顿”会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丙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做到了见义智为。
(2)①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不应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应积极采取行为来维护正义,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③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④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要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予以声授和救助。
⑤做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见义智为,要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⑥有正义感的人,就必须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长张正义。为自己、他人、集体、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专题七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背景材料]
1.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15时,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2.中新网报道: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许,(山西省)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当班下井261人,升井108人,有153人被困井。被困人员多为山西、河北、湖南、贵州四省籍农民工。山西王家岭“3·28”透水事故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事故发生次日凌晨紧急赶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授,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 3.图为国家总理温家宝震后在玉树灾区。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掉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余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余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知识点链接]
一、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3.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4.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正因为有他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三)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
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3.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我们怎样做?) B.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5.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
(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自觉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3.自觉承担责任,更好的履行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九年级第五课)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典型例题]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活动组委会参考观众投票意见,综合评定出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部分上榜人物及颁奖词如下:
唐山十三农民;除夕顶雪救孤城,地震灾区刨“亲人”。(2008年初,南方遭遇雪灾,唐山宋志永第13位农民自发赶赴南方抢险救灾,汶川地震后,他们又赶赴北川,与战士们一道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神七航天员:傲拓天疆圆国人太空行走之梦。 张艺谋奥运团队:北京一夜让中华文明惊艳世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取得巨大成功,受到海内外高度评价。)
全体中国人:经历大悲大喜展示坚韧勇敢智慧、(特别奖的结果出人意料:授予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请你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写出你的感想。 (相关知识提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其中两个知识点展开回答亦可,未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真情实感扣2分)。
[参考答案](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结合材料)。(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作为公民,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得提升。(结合材料)(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结合材料)(4)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结合材料略)
专题八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专题九 反对“台独”、“藏独”,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背景材料]
1.美国政府无视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29日正式向美国国会通报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总额近64亿美元。美方的这一错误决定,不仅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和统一大业,再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而且会严重损害中美合作的大局。
2.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美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安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地图室会见达赖,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于同日会见。美方的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已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提出严正交涉。 [知识点链接]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6.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7.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9.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0.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11.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和危害国家统一的言行。(我们怎么做?) 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国家安全)
1.国家的安全关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2.(1)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2)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典型例题]
1.材料一: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材料二:2008年3月14日,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煸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在拉萨市区实施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不法分子的暴行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事实雄辩证明,任何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请运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②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③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任何从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⑤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典型例题]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将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大三通”的实现标志着大陆和台湾的形势得到了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现说明了什么?
(2)我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你对两岸“三通”的实现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3)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专题十 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两型社会、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知识点链接]
一、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3.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4.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6.(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7.实践证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8.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9.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我们共有的家园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4.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我国资源形势: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四、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含义) 2.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 五、国家、公民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怎么做? 1.P56面第二段(见二中第5点)
2.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你打算怎么做?(具体行动)
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②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③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专题十一 科教兴国 科技创新 [知识点链接]
一、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二)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4.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5.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6.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科技创新
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化人应具备的素质。
3.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努力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发扬团队精神
1.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典型例题]材料一:2009年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6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中国航天人在世界航天史上书写下“中国式跨越”的新篇章。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
[参考答案](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应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神七”取得圆满成功,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这说明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我国每年召开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鼓励科技创新。(5)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专题复习(2)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