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烧的条件:① __________。②________(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___________是不可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____________________(或空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1、灭火的三种原理,任何一种均可灭火。 2、教材P130页上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原理):其中小试管内为浓盐酸,吸滤瓶内为浓Na2CO3
溶液,两者不能调。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3、常见灭火器:
①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一般失火及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着火。
③水基型灭火器: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引起的火灾及棉布、木材等的失火。 练习:向燃着的木炭上浇少量水,火苗比原来更高,而泼一大盆水,火苗熄灭,为什么? 答:因为少量水与木炭反应产生了可燃性气体H2和CO,所以火苗更高;而泼一大盆水时,
则把温度降到了木炭的着火点以下,同时,产生的水蒸气隔绝了空气,所以熄灭。
练习:着火的森林中,砍出隔离带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用水灭火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急速燃烧。
爆炸的原因: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______________,引起爆炸。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标有“严禁烟火”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爆炸有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瓦斯爆炸)之分。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________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变化。
大部分反应放热:如:所有的_______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_________反应等。 部分反应吸热:如:需要持续不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为________反应。
判断方法:反应条件为“△”或“高温”的。如木炭与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等反应。 2、人类对能量的利用
生活燃料的利用、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利用食物在体内反应放出的能量等。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天然气。均为________物,都是不可________。 1、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 “__________-”。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干馏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煤气”的主要成分:H2、_______、_______。煤气中毒就是______中毒。 区别水煤气的成分:____、_____。
2、石油:主要含_____、______元素;称为“_________”。
16
石油不能直接作燃料。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变化。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均为混合物。
3、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不是绿色能源。天然气或沼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甲烷)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
化学性质:可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蓝色火焰) 注意: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通风、________。
4、可燃冰:可燃冰与冰、干冰是不同的物质,可燃冰是_____物,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5、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有足够的________;燃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 6、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① _____________-,浪费资源; ②产生CO、黑烟等污染空气。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复习:
◆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有:____ _______ ______ ◆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 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③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 使用清洁能源; ③ 植树造林; ④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1、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1)杂质如硫等燃烧,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_______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煤的燃烧:产生的_______ 、 ______等与雨水作用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影响作物生长。 ③ 危害人体健康。④ _______建筑。
防止酸雨的措施:① 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污染物:______、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
①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②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④ 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为达环保标准的车上路。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① 俗 名:________;化学式:________。 ② 物理性质:无色、___________。
③ 化学性质:可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产生淡蓝色火焰) ④ 用 途_________________,如乙醇汽油。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优点:可节省______________;可减少汽车_____________。 2、氢气
①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 ② 化学性质:
2H2+O2 ____________________(淡蓝色火焰) 可燃烧:
17
H2+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白色火焰) ③ 实验室制法。
原理:Zn+H2SO4 == _______________或Zn+2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____制O2 或实验室制_______的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______法或_______________-法。 ④ 氢能源的优点:
燃烧放出的________-;燃烧产物_____________;可再生能源,且来源广。
⑤ 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的困难之处:_____________、贮存困难。 3、其它新能源:太阳能、_________、风能、_________-、潮汐能。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________。
2、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Cu、Fe、Al及其合金。 注: Al与Fe相比的优点:密度_____、耐_______。 3、金属的物理性质:除汞外,均为固体;有______光泽; 易______、导热;有_________性。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______物。 2、合金是__________,而不是化合物。
形成合金的过程不是混合,也不是化合,是____合。 合金中至少含一种_______。
3、合金的特性:比形成合金的金属_______、________、更耐__________。 但熔点比形成合金的金属熔点______。
注:鉴别黄铜和黄金的方法:取样品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若有气泡产生,则为______,反之为______。
(反应原理:Zn+2HCl==ZnCl2+ H2↑或 Zn+H2SO4==ZnSO4+ H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Mg与Al常温下就能与O2反应。
2、Fe与Cu在高温时才与能反应。 结论:____ _______比较活泼,_____与_____次之, 3、Au、Pt在高温时也不与O2反应。 _____、_____最不活泼。
注:Mg、Al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因为Mg或Al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阻止里面的金属进一步___________。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常见金属在溶液里的活动性顺序。K→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① 判断金属能否与_________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② 判断金属与______________反应的剧烈程度。 ③ 判断金属能否与_________发生反应。 3、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18
方法一:利用金属能否与______反应以及与_____反应的剧烈程度来证明。 方法二:利用金属于_____溶液之间的反应来证明。 ◆例1:设计实验证明Fe比Cu活泼。
方法一: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盐酸,铁片上有气泡,铜片无。 方法二:将铁片浸入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铁片上有红色物质覆盖。 方法三:将铜片浸入 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例2:设计实验证明Fe、Cu、Ag活泼活泼性。 方法一:用Cu分别与Fe(NO3)2、AgNO3反应。 方法二:用Fe、Ag分别与Cu(NO3)2反应。 注:Fe与HCl 、H2SO4 、CuSO4等发生__________反应时,生成亚铁化合物(即二价铁)。 4、置换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①置换反应:A + BC == B + AC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CB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小结
1、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① Al +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Mg+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Fe+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Cu+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 + 酸 →盐 + H2↑(条件:①金属比活泼;②酸为盐酸、稀硫酸)
补充: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Cl-、SO42-、NO3-等)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SO4、NaNO3等。
① Zn+ HCl________________ Zn+ H2SO4 == _____________ ② Mg+HCl ==_____________ Mg + H2SO4 ==_____________ ③ Fe +HCl == ______________ Fe + H2SO4 == ____________ ④ Al +HCl == ______________ Al + H2SO4 == ____________ 注:
(1) 相同质量的Mg Al Zn Fe与足量的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量: Al >Mg>Fe> Zn
(2) 相同质量的盐酸、稀硫酸与足量的Mg Al Zn Fe反应。产生H2的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上两种情况下,产生H2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 + 盐→新金属 + 新盐
条件:①反应物中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_____;②盐必须________;③金属__________除外 ① Fe + CuSO4 == _____________ (注意生成物中铁元素显+2价) ② Al + CuSO4 == _______________ ③ Cu +AgNO3 ==__________________ ④ Cu +2Hg(NO3)2 ==_____________
注意:① 多种金属与同一化合物反应时,最______的金属先反应。如:Fe、Cu混合物同时放入AgNO3溶液中,_____先反应。
19
② 同一金属与多种盐反应时,先置换出最__________的金属。如:Fe与AgNO3和Cu(NO3)2 的混合液作用时,先置换出______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资源除金、银等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工业上把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_______,它是________物。
■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越活泼利用越_________。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设备:高炉。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注意,不是C还原Fe2O3 。) 4 、CO还原Fe2O3 实验:
现象: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石灰水变____________、尾气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 : CO + Fe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 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 CO +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① 要先通_________再加热,以防止________。
② 反应完全后,要先停止_______,再停止________,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 ③ 尾气必须点燃处理,以防止___________。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____、______同时接触。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① 保持铁制品表面______、干燥。
② 在铁制品表面______________.如:涂油或刷漆、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③ 将铁制成_______________。 2、金属资源保护:
① 防止金属的_______。 ②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 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 ④ 寻找金属的_____品。
3、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铁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生锈,所以要及
时除去铁锈,否则会加速铁的锈蚀。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填空和归纳总结(非常全面)(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