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5.2.5 系统功能

1. 短信报警功能

建立预警短信接收发送系统,建立预警对象数据库,能自动预警和手动预警。 2. 传真报警功能

电话、传真预警发布平台,由语音/传真模块及相应的软件组成。语音/传真模块并安装在路由器上。语音/传真模块与配套的相应软件实现电话群呼、传真群发功能。

3. 语音报警功能

当降雨超过预警指标,可通过话筒和电话等语音设备通过无线广播系统将报警信息通知各受山洪威胁的城镇、乡村、居民点、学校、工矿企业、旅游景点等。

4. 人工告警功能

对于没有公共通信条件,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偏僻山村,可以通过广播、喇叭、锣鼓、报警器、烟火、人力等根据已设定的预警信号发布预警信息。

在预警系统中应具有预警信息和状态显示、内部预警、外部预警、预警反馈、预警记录查询、预警指标显示修改等功能。

1.5.2.6 预警系统流程

1. 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流程

在建立了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的地区,预警信息由该系统的预报决策子系统制作。根据平台设立的防汛指挥部门的级别不同,分为平台设立在县级、市级防汛部门两种情况。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获取发布的预警信息,各乡(镇)政府接收县级防汛部门发布或下发的预警信息,传输给村、组、户。紧急情况下县级防汛部门可直接对村、组发布的预警信息。 基于平台的预警流程示意如图23:

36

省级防汛指挥部门市级防汛指挥部门县级防汛指挥部门乡(镇)政府指挥所村组户图23 基于平台的预警流程示意图

2. 群测群防预警流程

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的获取来自县、乡(镇)、村或监视点。由监测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宣传掌握的经验、技术和监测设施观测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县级防汛指挥部门接收群测群防监测点、乡(镇)、村的预警信息,还接受群测群防监测点、村和水库、山塘监测点的预警信息。村、组接受上级部门和群测群防监测点、水库、山塘监测点的预警信息。 群测群防预警流程示意如图24所示:

县级防汛指挥部门群测群防监测点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检测员雨、水情异常水库、山塘溃坝乡(镇)政府指挥所村组户图24 群测群防预警流程示意图

37

1.5.2.7 主要设备配置

1.5.2.7.1 传真群发设备

1. 主要参数 2. 主要功能

1.5.2.7.2 短信群发机 1.5.2.7.3 传真机(县级) 1.5.2.7.4 传真机(乡镇级) 1.5.2.7.5 无线预警广播设备

1.5.2.8 系统性能指标

1. 硬件质量性能可靠性

系统的硬件安全,首先必须保证设备质量可靠,选用工业级的成熟、性能稳定、经过国际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能够适应现场应用环境,接口符合国际规范,同时具有自检和掉电自动重启功能。

1) 本期项目选用的山洪灾害无线广播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完善可靠的减灾预警解

决方案,能够大幅度提供预警信息的传递速度。系统经过严格测试,符合工业级设计标准,具有超强的可靠性。该设备主要为水利、气象、地质等各行业用户提供预警电话广播、信息语音播报、本地广播通报的服务,是客户自由组建信息发布、语音广告、减灾预警等系统的优先选择。

2) 在县(区)级指挥中心设立短信平台实现定点区域人员发送。短信平台通过预

警系统分析引擎能自动生成内置基本短信内容及收件人。短信平台能在短时间内发出大量短信,设备性能稳定,与计算机连接良好并具自动启动、群发等功能。

38

2. 对环境的适应性

系统具有较强的的环境适应性和耐恶劣环境性,具备防雷、防潮、防锈蚀、防鼠、抗振、抗电磁干扰等性能,能够在潮湿、高雷击、强电磁干扰条件下长期连续稳定正常运行。设备具有防破坏和防盗功能,能在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3. 系统的可扩展性

系统为功能扩展和系统集成预留接口,一方面实现自身功能、范围的扩展,比如预警广播站点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和其他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

1.5.3 监测预警平台

1.5.3.1 系统概述

建设监测预警平台,利用现有和新建雨量、水位站网,对雨水情和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信息的浏览查询、预报预警及发布,通过预警信息发布,提前通知有关成员单位、防汛责任人,通知危险区居民,做好山洪抢险组织、群众转移准备和实施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提高对山洪灾害快速、全面、准确的预报、预警以及指挥调度水平的技术手段。

1.5.3.2 平台组成

水利监测预警指挥平台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由预警系统硬件平台和预警系统软件平台两大部分组成等。 1. 预警系统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建设、预警中心站房硬件设备配置、机房和会商环境改造、供电防雷系统建设等。

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整个平台的基础,包括服务器、接收发送设备、预

警系统、会商系统、办公电脑等各类设备以及运行其上的数据库、各类软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共享的传输环境。

2) 机房和会商环境建设:为满足日常运行管理需要,能随时了解和全面掌握系统

内各监测点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制定和调整预警方案。本期项目对机房和会商

39

系统进行完善。 2. 预警系统软件平台

预警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汇集软件、应用支撑平台为阳新县防办处理提供信息及资源支撑服务,提供统一的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提供全系统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汇集软件主要完成对水雨情、工情、气象等信息的汇集与交换,保障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系统实现实时水雨情数据库、工程数据库、图像库、社会经济数据库等公共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的管理。

1.5.3.3 硬件平台设计

1.5.3.3.1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主要为系统数据接收、处理、加工与信息查询、预报决策、预警与信息发布、信息交换等服务提供硬软件平台。

1.5.3.3.1.1 网络结构设计

监测预警平台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技术。以太网交换机书成熟,组网性价比高,是当前的主流网络交换技术,监测预警平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千兆位以太网或快速交换式以太网技术,拓扑结构采用星形结构。

预警平台计算机网络对外互联采用TCP/IP网络协议,局域网内部支持TCP/IP网络协议,同时兼顾IPX/SPX协议和非常适合工作组应用的高效快速NetBEUI协议。

目前比较流行和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集成的体系结构模式以及浏览器/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两层体系结构模式以及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三层体系结构模式。B/S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对客户端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对用户数也没有限制,只需支持网络并具有浏览器功能即可。直接使用IE或其他浏览器即可使用,修改应用程序只与服务器有关,客户端不作任何改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C/S结构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复杂功能的实现,可以对信息进行各种操作,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8)在线全文阅读。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6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