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 危险区的划定

根据山洪灾害普查表和《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确定全县的危险区域,并制作危险区图;

3. 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的确定

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和小流域历史山洪情况确定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

4.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 本期建设一个县级中心,并建设1个县级暴雨预警平台。

2) 在21条小流域中建设100个简易雨量站、3个自动雨量站、8个简易水位站、3个自动

水位站;

3) 建设8个无线预警广播电、100个人工预警点。

5. 责任制组织体系建立

建立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组织指挥机构主要在县、乡(镇)、村建立。

防御预案编制:本期编制1个县、5个乡(镇)、27村的防御预案。

完善以及宣传培训演练: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机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任,不断提高人们的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对相关人员进行本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组成及技术、监测预警平台或信息终端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自动监测站操作维修与运行管理、简易监测站及报讯等技术培训。组织开展2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1.4 系统总体设计

1.4.1 设计原则

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最大限

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山丘区暴雨的发生常具突发性,因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加之人口和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平地上,往往在洪水过境的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设山洪

11

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报、警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搞重复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不同,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防灾设施、工作基础等也有差别,根据各地山洪灾害的特点,针对目前防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切合实际地设计和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3.坚持实用、高效、安全、可靠、规范、易用的原则。考虑本地区的降雨特点,地形地质条件、经济状况、人员分布、交通及通信条件等实际状况,指定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既要利用遥测、通讯、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又要充分考虑山丘区的实际条件,可以采用人工观测简易雨量筒、手摇报警器、无限广播、敲锣打鼓等适合当地条件的监测预警方式方法,扩大系统覆盖面,达到既能有效解决监测、通信及预警问题,又能节约投资的目的。同时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经久耐用,尽可能地降低使用运行成本。 4. 遵循相关规程、规范。系统设计要以现行的相关水文监测、通信系统组网、软件开发、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的规程、规范为依据;各种构件优选符合国家标准的型材和通用件,以利于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系统运行的维护管理。

5. 充分利用现有气象、水文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雨量站网建设要与气象发展规划协调,山洪监测预警要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相结合。

6.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成果,并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相衔接。分析确定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制定监测预警方案等,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料、成果及积累的经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式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补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要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数据库结构相统一,技术标准要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标准相衔接。

1.4.2 设计依据

1.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2. 水利部水资文[1998]38号“关于颁发《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3.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 4. 《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5.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2000)

12

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2003) 7. 《降雨量观测规范》(SL21-90) 8.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D265-88)

9.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电路设计技术规定》(SL199-1999) 10. 《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 11.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 12. 《水文巡测规范》(SL195-97) 13.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 1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 15. 《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和信息上报技术要求》

1.4.3 系统结构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由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和预警系统组成。系统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P14)

1. 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获取山洪灾害有关信息并将其汇集到信息中心。该系统一般包括水雨情、工情、旱情、灾情等遥测站的基础建设及仪表设备安装,以实现雨量、水位、图像数据等信息的采集和传输,简易测站的信息由人工观测得到。同时通过建立与气象局、国土局等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与它们的信息交换。

2. 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包括短信平台、电话传真平台、有线或无线广播发布、网络发布及人工预警等多种方式,由位于中心站的预警发布控制中心及分布于各山洪灾害危险区或有关人员的告警终端装置组成。

3. 监测预警平台

监测预警平台是各类信息汇集、处理、应用、分析、发布、及服务的核心。

信息汇集主要为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网络系统。网络系统以县/区防办为中心,上连接省、市防办,下连接个测站,形成分级网络,支持信息的实时收集、传输和处理,为业务应用提供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

13

1.4.4 系统数据流程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流程如下:

1. 有关山洪灾害相关数据由监测系统采集并通过通信信道传输,由中心站的信息接收处理

模块、处理,或经数据交换平台上传,汇集到中心站的山洪灾害信息库中;

2. 山洪灾害信息库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存储,通过预设的数据共享与访问控制

机制,为山洪灾害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子系统和预警发布子系统提供数据服务; 3. 监测预警平台提供数据监视、信息查询、分析、管理维护、预报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并通过人机接口,向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 4. 空间数据由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处理并提供服务支持;

5. 与有关山洪灾害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进行。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4所示。

14

用户界面(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动态网络界面常用浏览器中心站应用软件数据监视数据管理信息服务预报分析数据维护预警管理会商支持预案管理WEB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数据路信息接收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临时数据库实时库数据交换实时数据气象信息雨水情信息工险灾情信息测站、现场或其它系统

图四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流程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3)在线全文阅读。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6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