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方案建议书
1.1 基本概况 1.2 需求分析
1.2.1 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监测预警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发现险情自动监测/人工监测判断险情级别,提出处理方案有意见,通知乡镇执行县防汛指挥部出现范围分析,对方案提出意见市防汛指挥部省防汛指挥部 图1监测预警流程图
6
1.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1. 水雨情监测
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在阳新县完成基础雨情、水情信息采集网的建设,具体建设需求如下:
1) 建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雨量和水位实现自动采集,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
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2) 在信息传输方面,系统需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块。
3) 在系统集成方面,以水雨情信息接受、处理、查询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重点,为进一步
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等打好基础,达到及时完成雨量和水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
2. 预警系统
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完成预警系统建设,从预警中心到重点防护区域的报警体系;建立县、乡(镇)、村、组灾害防治的群测群防组织。
1.2.3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
7
省气象省防办数据中心其他系统市防办中心市水情分中心县国土县数据中心前置数据库 县中心测点
图二 数据流程图
其中包括的数据类型如下:
1. 基础工情:县乡村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情况,监测站基本情况,河流、水库、堤防等
三类防洪工程信息;
2. 实时水雨情:降雨,河道水情,水库水情; 3. 空间地理信息:行政区划,道路,居民地,水系等;
4. 社会经济信息:区内各行政区(县或区)人口,社会总产值、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城
镇人口、社会总产值、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等; 5. 预警信息:产生的预警信息,相关人员信息,预警发布和相应信息等;
6. 气象信息:实时天气预报、实时雨量信息、实时/历史台风路径、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信
息;
7. 国土灾害信息: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
现场采集的数据通过传输网络到县数据中心的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监控现场的实时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管理人员可以从监控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取得数据。上级单位及其子系统可从县数据中心的综合数据库取得数据。
8
水文已建的自动雨量站可以从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进行网络对接,存入数据中心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对于气象信息以及上级部门转发的相关信息经处理后,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存入中心的数据库中。
1.2.4 性能需求
1. 雨、水情监测性能需求
1) 可靠性
数据采集要求准确可靠,系统的误码率、月平均畅通率、电路的衰落储备和外噪声恶化量等质量指标均满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的要求。自动报讯设备保证测报工程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水雨情信息:
?
数据丢失率:≤1*10
-5;
? 畅通率和及时率:≥99%; ? 误码率:≤10 ;
? 系统可靠性:数据收集的与平均畅通率>95%; ? 数据处理作业完成率>95%;
? 主要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5000h。
? RTU能存储一年的原始水情数据,实现双向通信以及远程诊断、设置和维护等功能。
2) 反应速度
监测中心正确完成一次所属全部遥测站(含共享信息)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入库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2. 预警监测性能需求
1) 可靠性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尽量采用简单、易于掌握的预警方式或传输设备,将预警信息准确地传送到可能受灾区域,使可能受灾区域的居民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2) 经济适用、因地制宜
山洪灾害预警通信主要负责向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城镇、乡村、居民点等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水文情报、山洪警报和撤离指令等,同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由上逐级下传的预警信
-4
9
息最终要通知到受威胁的居民点和单位。作为山洪警报传输及信息反馈的渠道和通路,通信网必须有效、实用,且能满足突发通信的需求。
1.3 建设内容及目标
1.3.1 建设目标
湖北省阳新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按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覆盖阳新县及周边地域的监测站网,建立完善、快速及时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科学、高效地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有效的警报反馈机制和技术设施,向各级政府、相关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山洪灾害预警服务,争取有效防范时间,适时采取避灾措施,提高阳新县防御山洪灾害的水平和能力,并通过完善防御预案,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等非工程措施,做到预知、预防、以防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 建设内容
阳新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主要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的划定、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的确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责任制组织体系建立、防御预案编制和完善以及宣传培训演练等。
阳新县按照《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小流域划分方法,全县共划分小流域18条,其中跨县小流域1条。
具体建设任务为:
1. 山洪灾害普查
调查下列15个表的基本情况,包括县各乡村名称表、县简介、县各乡镇、村基本情况表、县山洪灾害影响情况表、县小流域基本情况表、县监测站名称代码表、县雨量监测站基本情况表、县水位监测站基本情况表、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县河流基本情况表、县堤防基本情况表、县水库基本情况表、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警报响应部门表、县预警人员情况表;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