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金属杆与接地装置连接,圆钢间、圆钢与接地体扁钢的搭线长度不小于6D。焊接处必须牢固并涂抹防锈漆。

雨量筒信号线穿镀锌铜钢管敷设,进入RTU终端安装脉冲信号避雷器,以防止引入感应雷。防雷器通过不下于0.5mm与接地装置连接或通过金属杆与接地装置连接。

遥测站接地网采用人工接地体装置,接地体埋地深度不小于0.6m,用4*40mm的镀锌扁钢制作水平接地体,50*5*2500mm镀锌角钢制作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体间距5m。为了避免各导体间存在危险的高电位差。直击雷接地和感应雷接地接入同一地网。避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且阻值愈小愈好。避雷针、防雷器的引下线与接地体均牢固连接。 2. 合理化建议

太阳能电板线路也是雷电波侵入系统的一个途径,建议太阳能电板穿金属敷设,在进入RTU端安装直流电源防雷器。防雷器与地网可靠连接。

2

1.5.1.5 主要硬件设备

1.5.1.5.1 人工监测站

1. 人工雨量监测站 1)概述

2)工作原理及安装方式 3)主要技术参数 2. 简易水位监测站

26

1.5.1.5.2 自动监测站

1.5.1.5.2.1

监测站结构

1.5.1.5.2.2 主要设备配置

1. 雨量传感器 1)主要技术参数 2)工作原理 3)主要功能 2. 水位传感器 1)主要技术参数 2)气泡式水位计工作原理3)主要功能 4)安装方式 3. 遥测终端(RTU) 4. GPRS/GSM通讯模块

1.5.1.5.3 中心站

1. 中心站组成 2. 中心站主要功能 3. 主要硬件配置

1.5.1.6 系统性能指标

27

1.5.2 预警系统

1.5.2.1 系统概述

预警系统建设是监测信息采集及预报分析决策的基础上,根据预警信息危急程度及山洪可能危害范围的不同,通过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1.5.2.2 设计原则

根据山洪灾害点多面广,且危害程度不尽相同的特点,预警系统的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1. 可靠性。预警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域差异的影响,宜

尽量采用简单、易于掌握的预警方式或传输设备,将预警信息准确地传送到可能受灾区域,使可能受灾区域的居民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2. 经济适用、因地制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条件的不同,综合考虑各

地自然地理、现有通信资源、供电情况、居民居住地分布等情况,在保证预警信息能够以经济、适用、合理的方式发送。

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预警子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

利用现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预警设备。

4. 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受经济技术水平条件的限制,山洪

灾害预警须群测群防预警与建立技术手段先进的预警系统相结合,群测群防是现阶段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主体。

1.5.2.3 预警指标的确定

根据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等,确定各个小流域各级临界雨量和水位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预警指标分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28

1.5.2.3.1 雨量预警指标确定

由于灾害点因地质、地形、气候等条件不同临界雨量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降雨特点,利用现有资料分析计算确定各灾害点的临界雨量。随着资料的积累及灾害的发生,临界雨量应不断进行校核与修订。

灾害点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参考2003年12月由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细则》。

1. 有雨量资料的指标确定

采用《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细则》中单站临界雨量及区域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区域内历次山洪灾害发生的时间表,收集区域及周边邻近地区各雨量站对应的雨量资料,确定对应的降雨过程开始和结束时间,降雨过程的开始时间,是以连续3日每日雨量≤1mm后出现雨量>1mm的时间,降雨过程的结束时间是山洪灾害的时间。依次查找并统计该次山洪灾害发生前的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最大雨量及其每项对应的起止时间,历次山洪灾害的各时段最大雨量系列中最小的一个为临界雨量初值,即初步认为这个值是临界雨量。以开始产生农业损失的雨量作为准备转移雨量,将产生居民家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的雨量作为立即转移雨量。

各次激发灾害发生的雨量均不完全相同,因此区域内各站的临界雨量也不尽相同。根据分析计算出的区域内各单站临界雨量初值,来确定区域临界雨量(即采用单站临界雨量法)。只要降雨量超过单站临界雨量值,区域内就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单站临界雨量分析见表。

2. 无资料区域的指标确定 主要采用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

以小流域为单位,通过对区域灾害场次的调查,分析山洪灾害发生频率,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P=发生年数÷调查总年数*100%。分析计算与灾害相同频率的各时段降雨量,根据湖北省(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的年最大雨量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Cs/Cv=3.5,计算山洪灾害区域的各频率设计雨量,取与山洪灾害发生频率相同的降雨量设计值即为临界雨量初值,根据全区范围内雨量站资料分析12小时雨量与6小时雨量关系,并取平均值作为计算12小时雨量指标的参数。通过与周边邻近地区

29

的临界雨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后合理确定临界雨量值。

系统建设后需根据雨情、水情、灾情资料积累不断修订,以适应特定区域预警需求。实时预警指令须依据基本指标和流域前期影响雨量(土壤湿润程度)因素综合确定。当危险区相应时段面雨量达到成灾临界值,区山洪预警中心应向流域内居民发布准备转移的指令。当危险区所处小流域上游仍有强降雨或预报有中到大雨时,预警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向危险区内居民发布立即转移的指令。

1.5.2.3.2 水位预警指标

水位预警指标分为水库水无预警指标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

1. 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当水库溢洪,库区上游仍有连续降雨,水位继续上涨时,通过手机、广播、电视、电话等手段向外发布汛情公告或紧急通知,准备转移在淹没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当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库区上游仍有强降雨,或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时,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水库淹没区内群众发布紧急通知,组织下游群众立即转移。

2. 河道水位预警指标:在已选的小流域内,选取下游有重要城镇,工矿企事业单位,且人口相对密集的控制断面作为水位预报节点,对于已布设水位站或水文站的灾害点,将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山洪灾害对应的水位(流量)进行统计,将形成滩地内耕地淹没的水位作为准备转移水位(流量)初值,将形成居民房屋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最小水位作为立即转移水位(流量)初值,并根据灾害点和水位站两岸地面高程等地形资料和上下游断面出现灾害情况确定成灾水位(流量)。对于过去未设但拟布设水位或水文站,站址对应灾害点的临界水位(流量)由站址附近的上滩(形成淹没耕地)水位(流量)和淹居民点水位换算得到,即分别作为转移水位和立即转移水位指标。

设站以后,根据水文观测资料对成灾水位(流量)进行校核与修订。

以上水位预警指标为参考值,系统建成后需根据雨情、水情、灾情资料积累不断修订,以适应特定区域预警需求。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6)在线全文阅读。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6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