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功能实用,不含大的污染,社会效益高,项目可行。但目前土地问题/资金投入等问题,尚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加快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本项目尽快实施。
6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 建设背景
2.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分析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这就是著名的“三改一补”发展高职的方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在重申原来的“三改一补”发展方针之外,还提出“部分本科院校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更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由以下机构承担: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成人高校等。
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搬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
7
民政府和学校,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较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不同类型院校都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 2.1.2 ?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导2004-2020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下称?纲要?)。
?纲要?中充分的认识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纲要?中明确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从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花更多的精
8
力,集中更大的财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大中城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5年,全省巩固提高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1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2年,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
2.2建设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教育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紧迫地要求增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面对这一挑战,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中央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
9
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些战略举措,从根本上来讲,都要求尽快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人才这个根本和教育这个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3亿人口,如果素质偏低,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较高,那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到巨大的人力财富,有一个矛盾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一次新的历史机遇。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正式仅仅抓住这个新的历史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扩大发展,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
2.2.2 项目建设符合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十五”期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9%以上的年增长率。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支持。未来10年,将是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科教兴粤”和人才强省提供足够的人才和智力的支持力度,已经成为实现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的重要因素。
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提高我省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与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办学校申办的可行性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