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城市商业。推进批发零售专业市场的现代化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国内外的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支持一批知名连锁经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做强做优,建设一批采购、集散、代理、分销、配送基地。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向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延伸和拓展。
——有序发展星级酒店。依托产业基础和特色旅游资源衍生出的庞大客源,有序发展高星级酒店,对具有较好硬件条件的高档次酒店,按照高星级酒店标准和要求进行改造,重点提升酒店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引入高星级酒店先进的管理模式,强化高星级酒店的休闲娱乐和商务会议功能,积极完善配套设施,使高星级酒店成为商务旅客的娱乐活动、商务活动中心;鼓励本地民营酒店的品牌化、专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民营酒店。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结合商圈,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闽台交流等区位优势,在鼓楼区澳门街至乌山路、达明路,台江区达道美食城,晋安区长乐路、五四北新店、泰禾新天地,仓山区学生街、下渡步行街,马尾区罗建路及其延长线等地,规划建设文化浓郁、特色突出的美食一条街或美食园。
2.旅游。发挥生态优势和文化积淀优势,围绕闽都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海上福州等特色,推动一批旅游重大项
31
目建设,打响“闽都文化、温泉养生、清新生态”等旅游品牌,提升“温泉古都,有福之州”旅游形象,将福州建成全国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凸显榕文化特色。重点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古韵福州”、商务会展旅游“魅力福州”、时尚都市旅游“动感福州”、温泉养生度假“泉都福州”、山水休闲度假“生态福州”、滨海休闲度假“蓝色福州”、夜间休闲旅游“不夜福州”、海峡闽台旅游“海峡福州”和文化美食旅游“美食福州”等九大旅游产品体系。以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景区、马尾新城、闽江口等为载体,以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化的时尚文化休闲方式为依托,加强新型城市休闲业态、城市商务休闲业态、特色专业市场商贸业态等都市旅游产品的集中布局。
——加强榕台合作。利用距离台湾近,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密集以及“海西”唯一省会城市,现代服务业配套完善等特点,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形成榕台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十三五”时期,福州市将增加对台直航航班航点,增加参与直飞的航空公司数量,在连江等地选择未来可能的直航港口,进一步扩大“小三通”涉及范围,增添对台直航口岸。与厦、漳、泉、台、澎、金、马等周边地区建立滨海旅游合作关系,联合推出海峡西岸滨海旅游精品路线,开拓旅游市场,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打造海峡旅游品牌。
32
——整合旅游休闲资源。加强与莆田、宁德的资源整合,共同打造闽东北翼旅游产业集群。以平潭与台湾本岛开通“海峡号”航线为契机,联手推出“福州—平潭—台湾”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福州旅游。结合旅游发展潜力和要求,加快培育运动休闲、会展旅游、智慧旅游等。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景点争创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特色村镇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建立“休闲旅游都市—旅游风情小镇—旅游特色乡村”为框架结构的大福州旅游发展格局。
——加强旅游休闲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立足福州旅游独特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围绕旅游休闲服务,强化交通、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配套,积极融入闽都文化、温泉养生、美食文化、根雕石刻文化等,推动旅游休闲业与会议、会展、商务、商贸、养生、考察、交流、观光、学习等行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大对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构建现代旅游休闲产业新格局。
——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打造特色旅游伴手礼,以牛角梳、脱胎漆器、纸伞、寿山石、茉莉花茶、橄榄、线面等福州特色旅游商品为品牌,构建福州旅游商品体系。打造特色购物区,以三坊七巷、朱紫坊、烟台山、自贸区为载体,以福州特色旅游商品为支撑,打造福州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区。建立旅游商品
33
创客基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创客人才,促进福州旅游商品创新,打造可供游客体验的旅游商品创作过程。
3.健康养老。依托省会中心城市强大的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海西健康产业服务基地,重点推动福建家园(国际)生态老年公寓、椿萱乐老年公寓等项目建设。
——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支持发展健身休闲项目,引导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培育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建设若干个业态优势明显、集聚效应显著、带动辐射广泛的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区。
——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积极培育新兴医疗卫生服务业态,促进特色专科、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卫生保健、心理咨询等新兴健康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医疗服务机构。深化大数据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应用,完善区域平台建设,建立远程医疗网络体系,推进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实现跨省市诊疗信息共享。探索互联网在线医疗新模式,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预约诊疗、第三方医疗等服务应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共享普惠。加快发展中西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其他保健服务融合发展。
34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发展“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推进建设集养老、医疗、保健、文化、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教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社区为纽带、企业和机构为主体、项目化运作为载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或运营老年人供养、社区照料、老年食堂、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为老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和养老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和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医疗机构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养老机构,享受与民办养老机构同等优惠政策。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完善医保报销制度,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福州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