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色谱法(HPLC、TLC)
特殊杂质检查-----聚合物(分子排阻色谱法)、有关物质(HPLC)、异构体(HPLC)等 氨基糖苷类
结构:都是以氨基环醇与氨基糖缩合而成的苷;分子结构中都含有多羟基;均为碱性抗生素; 鉴别反应:
茚三酮反应:具羟基胺类,α-氨基酸性质 链霉素 + (水和茚三酮) —— 蓝紫色 N-甲基葡萄糖胺(Elson-Morgan)反应:
链霉素 — 水解 — N-甲基葡萄糖胺 — (乙酰丙酮 / OH-) —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 红色 麦芽酚(Maltol)反应:(链霉糖特有) 链霉素 — OH- / 重排 — 麦芽酚 — Fe3+ — 紫红色 坂口(Sakaguchi)反应:(链霉胍特有):
链霉素 — OH- / 水解 — 链霉胍 — 8-羟基喹啉 (或α-萘酚) — NaOBr — 橙红 链霉素中链霉素B的检查 方法:薄层色谱法
目的:链霉素B是发酵中由菌种产生,活性较低 四环素类
弱酸性(pH2-6) A环C-4异构化 差向四环素 酸性(pH< 2) C环脱水 脱水四环素 碱 性 C环开环,形成内酯 异四环素 高分子杂质的检查
分类:内源性:药物自身聚合物 来源于生产过程、贮存过程、使用不当 外源性:蛋白、多肽、多糖及其与药物的结合物 来源于发酵过程 临床应用其硫酸盐
杂质控制方法:凝胶色谱法: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G-10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的不同点: (1)制剂标准的项目比原料药复杂
(2)含量测定结果表示不同:原料:纯度 制剂:与标示量的偏差 (3)测定项目不同
和原料药的检验一样,药物制剂检验也主要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三个方面。药物制剂的鉴别可参照原料药的鉴别方法,若
附加剂不干扰鉴别实验,可采用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鉴别,如果附加剂对鉴别实验有干扰,则不能使用。由于制剂是用符合要求
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的,因此制剂的杂质检查一般不需要完全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制剂的杂质检查,主要是检查在制剂
的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制剂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下,除对杂质进行检查外,还需检查是否符合剂型方面的有关要求。
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指小剂量口服固体制剂、粉雾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的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小于10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片(个)重量5%者;其他制剂,每标示量小于2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2%者,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复方制剂仅检查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10片(个),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每片以标示量为100的相对含量X,求其均值`X和标准差
S以及标示量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A(A=|100-`X |)。 判定规则: v 如A+1.80S≤15.0,即供试品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v 若A+S>15.0,则不符合规定;
v 若A+1.80S>15.0,且A+S≤15.0,则应另取20片(个)复试。 根据初、复试结果,计算30片(个) 的均值、标准差S和标示量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A;
v 如A+1.45S≤15.0,即供试品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v 若A+1.45S>15.0,则不符合规定。
v 如该药品项下规定含量均匀度的限度为±20%或其他值时,应将上述各判断式中的15.0改为20.0或其他相应的数值,但各判断式中的系数不变。
溶出度测定法:
第一法 转篮法 第二法 搅拌桨法 第三法 小杯搅拌桨法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常见干扰及排除方法 :制剂附加剂可能会对药物的测定与检查造成影响。发生影响时应予排除。 固体制剂附加剂:稀释剂、润滑剂、崩解剂等。 注射剂附加剂:助溶剂、抗氧剂、等渗调节剂等
(一) 糖类: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 是固体制剂的稀释剂,具有还原性。 干扰氧化还原滴定:高锰酸钾法、溴酸钾法等。
(二) 硬脂酸镁:
固体制剂的润滑剂,以硬脂酸镁(C36H70O4Mg)和棕榈酸镁(C32H62O4Mg)为主的混合物。 干扰作用: Mg2+干扰EDTA配位滴定;硬脂酸根干扰高氯酸非水滴定。 Mg2+干扰配位滴定消除:
配位常数:被测离子-EDTA>> Mg2+-EDTA,不干扰; pH6.0~7.5,酒石酸可掩蔽。 干扰高氯酸滴定消除:
被测药物含量>>硬脂酸含量,干扰可以忽略; 脂溶性有机碱性药物,碱化萃取分离后,滴定。 (三) 抗氧剂:具有还原性药物的注射剂中常加抗氧剂。
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及维生素C等。对氧化还原滴定有干扰。 1、加掩蔽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加入丙酮、或甲醛消除。
2、加酸分解消除: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 均可被酸分解,加热逸出SO2
3、加弱氧化剂氧化消除:过氧化氢和硝酸,将抗氧剂(亚硫酸盐等)氧化,而不氧化的被测药物,不消耗滴定液。 4、UV吸收谱差消除干扰 5. 萃取分离后 UV测定:
(四)等渗溶液:0.9%氯化钠、5%葡萄糖注射液等。对药物UV测定一般无干扰。 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最大吸收波长284nm)对标示量较小的药物UV测定时可能有干扰。
(五)溶 剂 油: 脂溶解性药物(甾体激素等)常配制成油溶液。
溶剂油对以水为溶剂的分析方法可产生影响:溶液浑浊,影响UV测定、容量滴定、HPLC测定。 1、有机溶剂稀释法:
药物标示量高,稀释倍数大或测定溶剂对油溶解性好,溶剂油对测定无干扰。 2、溶剂提取-HPLC法
用适当溶剂提取,部分分离后测定。 如:苯丙酸诺龙、黄体酮、丙酸睾酮等注射液 3、柱分配色谱法
盐酸苯海拉明片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盐酸苯海拉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高氯酸非水滴定法(碱量) 盐酸苯海拉明片的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灵敏)
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双相滴定) 计算题—盐酸异丙嗪片(图片弄不上来,大家自己去第十二章的课件看看吧)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盐酸异丙嗪12.5mg),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适量,振摇15min使盐酸异丙嗪溶解,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49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7H20N2S·HCl的吸收系数为910计算,即得 已知:W10片=1.0241g 标示量 25mg W粉=0.04701g A249nm=0.472 考试题型:选择题(30分),判断题(10分),计算题(15分),问答题(45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重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