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法: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得到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 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该法仅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 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
(3)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 (4)对照药物法:当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 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 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此对照品中所 含待检杂质需 限量要求,且稳定性好。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杂质方法:
(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法:适用于有对照品的杂质,能够测定杂质校正因子的情况; (2)外标法测定法:适用于有对照品的杂质,而且进样量能精确控制的情况。 (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
(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5)面积归一化法:适用于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前处理的目的:满足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对试样的要求。
前处理方法分类:(1)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2)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了解):
湿法破坏:适用于含氮有机合成药物分析的前处理,在生物制品分析中用于氮(包括蛋白质)、磷、硫柳汞及氯化钠的测定法的前处理。另外,本法亦用于生物样品中金属元素测定时生物基质的去除。本法主要使用硫酸作为分解剂,常加入氧化剂作为辅助分解剂。如硫酸——硫酸盐法为基础的含氮有机药物定量分析方法——凯氏定氮法 干法破坏:本法主要适用于含卤素、硫、磷等有机药物分析的前处理,亦用于某些药物中硒和砷盐的检查,根据破坏方式的不同,干法破坏可分为高温炽灼法和氧瓶燃烧法。 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及内容表示方法:
准确度: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 原料药: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
制剂:测定制剂中其他组分及辅料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回收率(%)=测得量-本底量/加入量*100%
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用s或RSD表示时,至少6次结果进行评价。
重复性: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也称批内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实验室内,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专属性:是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检测限(LOD):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常用方法:目视法;信噪比法(S/N=3或2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
定量限(LOQ):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计算信噪比S/N=10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而确定。
线性: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响应值)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或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形图。
范围: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地区间。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结果和要求确定。
耐用性: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化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蛋白质的去除: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中性盐;加入强酸;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酶解法 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注:与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不同点)
特异性: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及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不得干扰样品的测定。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必须至少6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不许外延。建立标准曲线时应随行空白生物样品,但标准曲线不包括零点。
精密度与准确度:RSD<15%,准确度在85%—115%
定量下限:是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点,要求至少能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Cmax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
样品的稳定性:根据具体情况,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冰冻和冻融条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生物样品的存放条件和时间。
提取回收率:一般低于100%,须稳定。应考察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其结果应一致、精密和可重现。 质控样品:将已知量的待测药物加入到生物介质中配制的样品,用于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测定结果
第五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环状酰胺类镇静催眠药
代表药物:苯巴比妥(苯基) 、司可巴比妥钠(双键) 、硫喷妥钠(共轭)
主要性质:(1)弱酸性(2)水解反应:有酰亚胺结构,与碱液共沸即水解,释放出氨气;(3)与重金属离子反应:银盐、铜盐(巴比妥类药物成紫堇色或生成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则呈绿色)、钴盐、汞盐;(4)与香草醛的反应;(5)显微结晶:巴比妥为长方形结晶,苯巴比妥在开始结晶时呈现球形,后变为花瓣形。
鉴别实验: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实验银盐反应,铜盐反应) 特殊杂质检查:
酸度:控制副产物苯基丙二酰脲。检查方法:取本品0.20g,加水10ml,煮沸搅拌1min,放冷,滤过后,取滤液5ml,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不得显红色。
乙醇溶液澄清度:控制苯巴比妥酸杂质的量,中间体Ⅱ、Ⅲ等乙醇中不溶物。取本品1.0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3min,溶液应澄清,。
中性或碱性杂质:中间体1的副产物2-苯基丁酰胺、2-苯基丁酰脲或分解产物等杂质,不溶于氢氧化钠而溶于乙醚,而苯巴比妥具有酸性,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采用提取重量法测定杂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巴比妥类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几乎不电离,无明显的紫外吸收,但在碱性介质中电离为具有紫外吸收特征的结构,因此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含量测定:银量法(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稍过量的银离子就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沉淀,使溶液浑浊,以此显示滴定终点)、溴量法(5位取代基含有不饱和双键)、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分类及各自特点:
苯甲酸类:羧基与苯环相连,具有较强的酸性,可用于含量测定;
水杨酸类:邻羟基苯甲酸结构,羟基与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了羧基中氢氧键的极性,使酸性增强,当邻位羟基被酰化后酸性下降,但任强于苯甲酸; 其他芳酸类:酸性最弱。 鉴别实验:
与铁盐反应:水杨酸及其盐类—紫色配位化合物,苯甲酸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丙磺舒—黄色铁盐沉淀;
重氮化-偶合反应: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碱性B-萘酚偶合成橙红色沉淀;
氧化反应:甲芬酸钠的硫酸溶液,加热后显黄色,并有绿色荧光,与重铬酸盐试液反应,呈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
分解产物的反应:苯甲酸盐可分解为苯甲酸升华物,在试管内壁凝成白色物,含硫的药物高温加热时,可发生二氧化硫的特臭 特殊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的不溶物,如未反应的酚类或脱羧副反应生成的苯酚,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g,加温热至约45度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水杨酸:水杨酸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呈紫堇色,而阿司匹林结构无游离酚羟基,不发生该反应。方法:取本品0.1g,加乙醇10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30s内如显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为1%
易炭化物:检查易被硫酸炭化呈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双相滴定法:间氨基酚易溶于乙醚,而对氨基酚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的特性,用乙醚提取分离杂质后,乙醚提取液中加入适量水和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液滴定,以消耗一定量盐酸滴定液来控制限量。该法为双相滴定法,所生成的盐酸盐在乙醚中不溶,而转于水相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酸碱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简单,但专属性差,易受阿司匹林的降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故不适用于水杨酸含量较高的样品测定。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碱液在受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当用酸回滴定时,酸滴定液的消耗体积减少,致使测定结果偏高,故需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两步滴定法:先中和供试品中共存的各种酸,在照―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
双相滴定法(目的):利用苯甲酸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苯甲酸不断萃取入有机溶液中,降低苯甲酸在水相中的量,使滴定反应完全,终点易于判断。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性质
芳伯氨基:重氮化-偶合反应;与芳醛缩合成Schiff碱;易氧化变色等
水解:有酯键,易水解,受光线、热、碱的影响;盐酸丁卡因→BABA,其余药物→PABA 弱碱性:叔胺氮原子,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非水溶剂滴定
溶解性:游离碱为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盐白色结晶粉末,具一点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鉴别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胺基的药物,生成的重氮盐可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有色的偶氮材料。 与三氯化铁反应:具有酚羟基,反应显蓝紫色
与重金属离子反应:(1)与铜和钴离子反应 (具有芳酰胺结构的,如盐酸利多卡因)硫酸铜/碳酸钠试液→蓝紫色配合物→显黄色,溶于氯仿 氯化钴/酸性溶液→亮绿色细小钴盐沉淀↓
(2)羟肟酸铁盐反应(具有芳酰胺结构的,如盐酸普鲁卡因胺) 浓过氧化氢/加热至沸 羟肟酸 三氯化铁 羟肟酸铁(紫红色)(3)与汞离子反应
芳酰胺类,如盐酸利多卡因 硝酸汞/硝酸 煮沸—黄色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如苯佐卡因 硝酸汞/硝酸 煮沸—红色或橙黄色 水解反应(现象):
(1)盐酸普鲁卡因+10%氢氧化钠溶液→白色↓(加热变为油 状物); 继续加热,发生的蒸气(二乙氨基乙醇)能使润湿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加热至油状物消失(生成可溶于水的对
氨基苯甲酸钠),放冷、加盐酸酸化, 白色↓(对氨基苯甲酸); (2)苯佐卡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生成乙醇,加入碘试液热 生成黄色↓,并有碘仿臭气。 特殊杂质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色氧化产物在乙醇中显橙红色或棕色。(比浊,比色)
有关物质:中间体、副产物及分解产物(例:对氨基酚、对氯乙酰苯胺、O-乙酰基对乙酰氨基酚、偶氮苯、氧化偶氮苯、苯醌和醌亚胺等),药典规定:以对氯乙酰苯胺为对照品,TLC限度检查。
对氨基酚 原理: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纳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检查方法: 取本品1.0g,加甲醇溶液(1→2)20ml溶解后,加碱性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1ml,摇匀,放置30min;如显色,与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g加对氨基酚50μg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注:对氨基酚对照溶液不稳定,应临用前新鲜配制。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限度: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不得超过1.2%。
检查方法:TLC法,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对照,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显色。 含量测定: 亚硝酸钠滴定法:
原理:芳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 注意条件:1、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快反应 2、加入过量盐酸1:2.5~6(加快重氮化反应,重氮盐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而影响重氮化反应速度)3、室温10℃~ 30℃ 4、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避免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终点指示方法:1、永停滴定法 ; 2、外指示剂法(碘化钾-淀粉) 非水溶液滴定法:
盐酸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妥卡尼、盐酸布比卡因,分子结构中含有弱碱性氮原子。将供试品溶解在冰醋酸中,用高氯酸滴定至终点,前三者以结晶紫为指示剂,而盐酸布比卡因则以萘酚苯甲醇为指示剂。由于本类药物均为盐酸盐,故滴定前应加入醋酸汞溶液,生成氯化高汞以消除氢卤酸的干扰。在滴定盐酸丁卡因时,因其在冰醋酸中先较弱的碱性,因此加入适量醋酐,以突出终点。
苯乙胺类的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拟肾上腺素类药物,3、4位有两个邻位酚羟基的为儿茶酚胺类药物 鉴别反应:
甲醛-硫酸反应:形成具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肾上腺素—红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棕色至暗紫色,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玫瑰红-橙红-深棕红的变化过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重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