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颌关节 下颌关节是由颞骨的下颌窝与下颌骨下颌头构成,关节内有关节盘。下颌关节为联合关节,必须同时活动,完成张口、闭口、前伸、后缩及向侧方运动等。由于下颌关节囊的前壁较松,缺乏韧带加强,在过大张口时,下颌头滑到下颌窝前部而不甚稳定,故易发生下颌骨向前脱位。 2、肩关节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囊附着在关节盂缘和肱骨解剖颈上,’极为松弛,可使两关节面分离达2.5厘米。关节囊上有喙肱韧带,.前有盂肱韧带加强。整个肩关节的上前方有喙突,正上方有肩峰和喙肩韧带保护(如图2—23,图2—24)。3、肘关节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在同一关节囊而构成。 (1)、肱尺关节 是肘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2)、肱桡关节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的关节凹构成。(3)、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上端的桡切迹构成(如图2—25)。伸肘时,前臂与上臂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角度,这个角叫提携角(男性约165度,女性约135度)。当处理肱骨下段骨折时,要注意恢复提携角(如图2—26)。另外,伸肘时鹰嘴的尖端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成一直线;肘屈90度时,三点则变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即鹰嘴朝下,内、外髁在上。这三点关系的改变有利于鉴别肘部骨折的部位;如鹰嘴骨骨折或肘关节脱位时,三点的关系变为异常;如三点关系正常,可以排除肘关节骨折,
而应考虑肱骨髁上骨折。 4、手关节 手关节由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构成。(1)、桡腕关节 由桡骨腕关节面和尺骨下端关节盘的下面构成关节窝;舟骨、月骨和三角骨互以骨间韧带相连构成关节头。关节囊宽阔松弛,囊外有韧带增强。(2)、腕骨间关节 由近侧列腕骨的远侧面与远侧列腕骨的近侧面构成。5、腕掌关节 腕掌关节由远侧列4块腕骨与5块掌骨底的关节面构成。关节活动范围很小。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构成,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及对掌运动。 6、掌指关节 掌指关节由5块掌骨和第一节指骨底构成。7、指关节 指关节由各节指骨连结而成(如图_2—27)。 8、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由骶骨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构成。有关节囊,但很小,囊壁很紧张。关节前面有骶髂前韧带;后面有骶髂后短韧带和骶髂后长韧带;后上方有连结髂骨、骶骨粗隆的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关节有轻微活动,妇女比男子活动稍大。 9、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臼很深,它与髋臼盂缘和横韧带一起将股骨头包起来。关节囊很坚韧,不但包绕关节,还包绕股骨颈。关节囊前为髂股韧带,限铜髋关节过伸;前下方为耻骨囊韧带,限制大腿外展;后面为坐骨囊韧带,限制大腿的内收(如图2—28)。 10、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一个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如图2—29)。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前、后两条交叉韧带有防
止胫骨前、后移动的作用。膝关节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该板有润滑、缓冲和保护关节面的作用(如图2—30)。膝关节囊坚韧,前、后有肌肉、肌腱、韧带保护。关节囊的前壁有髌骨和髌韧带;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后方有胭斜韧带加强。11、踝关节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三角韧带)从内侧将内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接起来;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 九、肌肉的构造
肌组织的肌细胞呈细丝状,称为肌纤维,其特征是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缩短,产生收缩,以保证机体的各种运动。肌肉组织按其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与心肌。
结构特征:肌细胞呈长圆柱形或梭形,一般称为肌纤维,肌细胞之间排列紧密,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当肌肉损伤时,可引起出血及神经损伤 肌组织的分类如下: 骨骼肌(分布在骨骼上) 肌组织 心肌(分布在心脏)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壁上)
肌肉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全身肌肉约有500余块,其
重量约占体重40%,而四肢肌肉约占肌肉总重量的80%。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收缩时肌肉缩短,横断面增大,松弛时则相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使肌肉经常保持持续性的轻微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叫肌紧张,肌紧张可使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实际上,人在静止时,肌肉仍然处于稍微收缩的状态中。
每块肌肉都是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起来组成一个肌束,再由许多小的肌束合并成一个大的肌束,最后由若干个大的肌束合并成整块肌肉。整块肌肉的外围都由结缔组织薄膜包裹着,称肌外衣,它向肌肉两端的延续部分称为肌腱。肌肉借肌腱附着于骨膜、筋膜和关节囊的表面。肌腱没有收缩能力,但有很大的抵抗力。 十、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 筋膜有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皮肤的深面,是含脂肪成分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通常所说的筋膜(或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层。深筋膜在四肢最发达,包被在每块肌肉的周围,并深入各群肌肉之间,形成肌间隔,最后连于骨膜上。
筋膜的作用是分隔肌群中的肌肉,使深层肌肉在工作时具有同等的工作条件。在病理情况下,筋膜能够限制炎症的扩散。 2.腱鞘 腱鞘是由两层结缔组织构成的长管,套在肌腱上,两层膜之间有滑液,运动时可减少肌腱和骨之间的摩擦。
十一、肌肉分类
1.按形状分类 以肌肉的外形轮廓可分为长肌、短肌、轮匝肌和阔肌。
2.按肌头数目分类 有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等。每个头各有一个起点,由两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为二头肌,其余依此类推。
十二、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与弹性 肌肉受外力时长度增加,这种特性叫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肌肉恢复原来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弹性。 2.黏滞性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之间摩擦产生阻力,是由于肌肉的黏滞性引起的。气候寒冷时,肌肉的黏滞性增大。所以在各项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以减小肌肉的黏滞性。
1、斜方肌 位于背部和项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两侧相合呈斜方形,肌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
(1)、起点 枕外粗隆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2)、止点 肩胛冈,肩峰,锁骨外1/3处。
(3、)机能 近固定:上行纤维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横行纤维使肩胛骨后缩;下行纤维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一侧收缩,使头和颈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础】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