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亲爱的老师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非常荣幸由我来和大家一起来进行数学课的交流, 同时也深感惶恐,恐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反思及对策 一、现状与反思
现状之一:重视教师如何教,忽略学生如何学。
现象:“如何教?怎样教得好?如何讲?怎样才能给学生讲 懂?” ——专家、研究人员。
“今天这节课讲得好?讲得太精彩了。”——教师。 “那个老师的书教得好?”——家长。 “传道、授业、解惑”——古人
“除讲授法外,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调查结论:100%师生习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 方式,且从来都是这样做的。 关注学生怎样学的?怎样重视学生的学?十分薄弱。
现状之二:重视教师如何教,忽略学生如何学。 关于学生如何学,存在三大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数学知识学生难以学会,自主学习适合初中学生,不敢让学
2
生去自主学习,不相信学生是能自主学会的。
误区二:针对学生的错误往往不究错因,不探学法,不了解学生学的真实状态,给出一个简单的定性评价“错误”,不察觉学生是有思想 方法的。
误区三:把成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未研究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不关注学生自己接受知识的方法与模式。
现状之三: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现象:学生忙于做题,教师忙于讲题。
据统计,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以6册为例, 共编《练习》25个,练习题194道,最多一个《练习》 16题,编《例题》36道,《做一做》题目43道,题目总 数273道;学生练习册共编《练习》27个,练习题204道。 此两类作业生均每个学习日约需完成5题。
现状之四: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的基本功训练不够,具体体现在:
一是不会倾听。学生普遍不会听他人发言,不会听老师讲课。 如果你说一句话让学生马上复述,能复述个梗概的不到一半, 尚不知老师说的是什么的人不低于5%,能去想老师话的含义 的人不到5%。此现象小学低年级更为突出,语言没有激情的 教师较为突出。 倾听同学发言的学生更少。学生不会听,他怎么会想。 这与老师不重
3
视对学生倾听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有关。
现状之五: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二是不会说数学。
数学课堂学生只能算数学、看数学、意会数学,但说起来 却很吃力,回答问题大多声音小,不敢说,怕说错,或者根 本不说,只能跟着他人随声附和,或者进行两个字答问“是、 不是、对、不对”,或者接老师的下句,至于数学说理基本 是教师包办代替。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责任在教师,老师要多研究说数学的问 题,说数学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是书面语言,还可是动作 表演,或者实物展示等等,多给学生多样化表达的机会。
现状之六: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三是数学阅读呈“零阅读”现状。“孩子做应用题时不会分析,给他读几遍题,他就会了。”――家长语;“有些应用题 无论怎样讲,学生就是不会,而在指导学生反复读题后, 他们较容易就理解了。” 学生普遍缺乏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研读课本、阅读作 业、钻研教材几乎全是老师的事,如作业要求、题目标题, 基本全是教师包办(一二年级更这突出),学生做题靠等, 基本不去想,学生只求听懂课、会做题,对于数学课本仅 当习题集用。 对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如阅读预习,学生也是 “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根本
4
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 间所蕴藏的精髓,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更不说 在阅读中要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发展和创新。
现状之七: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动手动作行动方面的训练少。如小学一年级学生翻书到指定页码、手指要求的题目、从书 包中拿出指定的书;合作学习分发学具、弄清合作要求、开始行 动等小环节的训练往往难到位,以至出现学生课堂上动作不熟练, 耗时较多。
至于独立性要求更高的动手操作、图形拼摆、折叠剪等,学 生更是不熟练、动作慢、难达意。
现状之八:重视学生做题训练,忽略学生学习基本功训 练。 五是评价训练少、点评不到位,评价用语太少难达意。“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总结” (史宁中语)——《人民教育》 但现实是师生评价的高频用语是“对吗?真好、错的、 真笨、马虎、算不来”,很难准确击中学生出错的要害, 学生始终处于蒙懂状态,找不到或找不准症结,或找到 修正方法及修正思路。
现状之九:重视集体包装,忽略个人用功。
(一)时兴“集体智慧‘磨课’、同课异构”,但个人用功不够。 (二)依托“网络下载、复制粘贴”,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 一个优秀的
5
数学教师一定要个体多用功,把功用在钻研教 材上,找准知识点、重难点、关键点、拓展点、盲点、生长 点,激活课堂的灵感;把功用在研究教法上,转变自己的角 色,思考如何点拔的问题;把功用在研究学法上,研究如何 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现状之十:重视教参教案书,忽略教材挖掘解读。 现象:现今,教师极为幸福,有教参、有示范课例,有备课 资料书。教师钻研教材的少,钻研备课教案的多,有的 甚至上课基本把教材当习题集,练习册,主要靠用现存 教案上课,老师没有读教材的习惯,没有看教师教学用 书的习惯。 对教材解读挖掘力度不够。具体体现在: 一是忽略教材的深度挖掘。 二是忽略对学生解决教材习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挖掘。 三是忽略对教材非范式举例的挖掘。 二、方法与对策
策略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探索,促进交流互动高效。 合作法则。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被人们誉为“近十 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 近年来,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高效课堂常用的一种学 习方式,成为高效学习的有效载体。开展小组合作,让 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这种形式能促进孩子们自己想问题, 能帮助孩子积累思维的方法和经验,也给学生提供展示 自己成果的平台,弥补班级汇报中人数不能太多的弊端, 确保了学生参与的权利。 二、方法与对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