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5%左右(以2009年底人才总量73.4万人为基数)。其中,党政人才4万人左右,经营管理人才达到26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3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达到40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0万人左右,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5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例达到42%。
(2)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R&D)达到22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R&D)达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高端人才大规模集聚。到2015年,累计聘用院士100名,引进培养博士1000名、硕士10000名,引进2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200名领军人才、400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00名金牌技师,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
(4)人才结构科学合理。各类人才资源区域结构明显改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人才密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各类人才资源行业结构趋于合理,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工业、农业一线工作的达到40%以上;人才资源专业结构有效调整,紧缺专业人才能够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6
(5)人才环境明显优化。市、县两级财政保证对人才开发的专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人才开发投入效益明显提高,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基本健全。人才资源市场配臵机制基本成熟,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臻于完备,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基本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生活、医疗、公共服务环境明显优化。
(6)曹妃甸人才特区初步建立。通过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在曹妃甸新区实现各类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急需人才大量集聚,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曹妃甸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与活力,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与唐山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建立竞争开放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干部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需施教,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继续探索完善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干部选拔方式,使竞争性选拔干
7
部工作实现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全面推行研究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干部考评机制,形成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干部选拔、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制度,畅通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渠道,逐步形成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人才培养选拔链。完善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选拔党政人才制度和选调生制度,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认真落实《公务员法》,组织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各级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实践锻炼,坚持机关和基层干部双向挂职、任职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党政人才建设体系。
2、围绕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抓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需要,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型和资本运作产业人才,依托跨国公司、知名高校和其它专业化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有选择地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他们的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和市场驾驭能力。推进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制定实施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符合市场化配臵方向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办法。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引导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管理人员选用方式,鼓励支持企业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健全社会化的职业经
8
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进程。建立平时考察与定期考核、常规考察与重大事件考察相结合的跟踪考核办法。完善以业绩考核为依据,薪酬与岗位责任、业绩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规范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
3、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依托继续教育基地、高校、行业学会,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以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活动,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采取出国深造、国内进修、挂职锻炼和提供创业资金等方式,大力培养学术技术骨干及其创新团队。改进完善各类专家人才选拔管理制度,健全各类专家作用发挥机制,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下大力抓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在现有“唐山市驻北美洲引进海外人才联络处”的基础上再建设3-5家海外人才引进平台,充分发挥各海外人才联络处的作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唐发展。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产业、行业、专业和层次上的结构调整与合理分布。
4、围绕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技术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
9
紧密结合,政府大力推动与社会积极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着眼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学科分布、专业结构以及培训内容,加强普教与职教、中职与高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技能培训,培养大批层次高、通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大力开展紧缺岗位高级技能培训。选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术工人赴国内外大企业短期培训,掌握先进操作技术。积极开展技能比武、技术练兵、技术创新、业务交流活动,鼓励技能型人才钻研新技术和运用新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健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与技能等级相联系、能够激发责任感和创造活力的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5、围绕提高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构建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养体系,以农广校、职教中心、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和种养殖大户为依托建立一批培养实训基地。采取举办基础知识讲座、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和网上业余培训辅导等形式,大力实施基本素质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提高培训质量与成效。健全农业技术协会,带领农民科技交流、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唐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