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诚信友爱
43.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是有文化( )、( )。
A、懂技术 B、有头脑 C、会经营
44.在建设新农村的问题上必须要注重( ),不搞( )。
A、实践 B、实效 C、形式主义
45.城乡二元结构是指( )与( )。
A、城市 B、工厂 C、农村
46.发展现代农业是为了保证( )、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 )。
A、粮食安全 B、农民收入 C、国家安全
47.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是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 )、( )等。
A、沼气 B、生物能源 C、石油
48.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灵魂是乡村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是( ),
A、生产发展 B、村容整洁 C、管理民主
49.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如以标准化种植为代表的( )、( )、公司+基地+农户、行业协会等。
A、专业协会型
B、专业合作型 C、国有企业型
50.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是对建国以来新农村的推进,但其背景、理念、( )、( )有明显的不同。
A、政策 B、措施 C、要求 说明: 1.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班指出,重视农业 、 农村 、 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
正确 错误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 )
正确 错误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正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 )
正确 错误
4.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保证粮食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 )
正确 错误
5.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着重培养领导型的农村基层干部。( )
正确 错误
6.农业是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 )
正确 错误
7.建设现代农业,与构筑产业体系、培育市场体系无关。 ( )
正确 错误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正确 错误
9.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注意五要五不,即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
正确 错误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二个基本原则。( )
正确 错误
11.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
正确 错误
1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上采取一种的措施。( )
正确 错误
13.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城市活力。( )
正确 错误
14.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很大一个任务是要通过科学技术来支撑,降低农业的比较效益。( )
正确 错误
15.北京市平谷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开招聘大学生任行政村村书记、村长,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 )
正确 错误
16.解决农民工问题应重点抓紧解决农民工待遇较高问题。( )
正确 错误
17.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
正确 错误
18.2005年,我国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3%,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初步具备了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 )
正确 错误
19.乡镇机构改革就是要保持乡镇编制、人事五年内不变,财政供养人口五年不增。( )
正确 错误
20.新农村新民居试点建设是北京市西平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的一项全新探索。( )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A、生活宽裕 B、生活幸福 C、生活美满
2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 )、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A、健全 B、和谐 C 、协调
2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作为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发展战略。
A、整体合理规划 B、整体统一规划 C、一体化
24.200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9%,以后逐年减少,2005年为( ),非
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
A、62% B、22% C、44%
25.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 )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它的典型形式是“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
A、集体承包 B、家庭联产承包 C、家庭承包经营
26.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 )能够获得比单纯搞初级产品生产更多的收益。
A、农户 B、农民 C、居民
2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促进( )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A、经济发展 B、农民增收 C、农村经济发展
2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首先要保护好农民的( )。
A、土地 B、土地财产权 C、土地使用权
29.农民问题是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A、农村 B、城乡 C、城市
30.搞好劳务输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各项( ),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保障。
A、收入 B、利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7公需科目考试答案---多套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