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施工现场卫生防病(疫)管理制度及预案
一、卫生防病(疫)管理制度
1、按照建委、卫生局提出的工地卫生防病工作要求,设一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
2、利用板报、宣传栏及开会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疫规定》及有关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职工对卫生防疫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此外,每年组织对职工进行“急性肠道感染”带菌检查。
4、工地发生传染病疫情,要及时、如实地以电话形式向所辖地段医院保健科进行报告,及早采取隔离病人及消毒等病情处理措施,协助卫生监督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理。
5、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炊管人员要有健康证,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做好食堂卫生工作。采购员要严格把好食品原料进货关。
6、工人宿舍应每日通风和清扫,并定期进行消毒。 7、设立饮水设施,保证开水供应,饮水器具专人消毒。
8、工地周边定点安放鼠夹、鼠盒,定期投放鼠药盒和喷洒杀虫药剂,做好杀虫、灭鼠工作。
9、加强文明施工,搞好环境卫生,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实行专人负责管理清运。
二、卫生防病(疫)管理预案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方法》和地方有关《疫情报告管理办法》,搞好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疫情报告工作,结合项目部环卫卫生管理现状,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重视
成立以项目执行经理为组长,后勤管理员、安全员、保洁员、环卫卫生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部卫生防疫管理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宣传学习
组织管理小组成员及各班组人员学习有关卫生、防疫管理规定,掌握日常卫生、防疫知识,谨防病从口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卫
生防疫工作,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落实进行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
(三)落实责任制
卫生防疫管理成员必须掌握疫情报告的“三知道”、“三会”。 1、三知道:
(1)知道急性肠道感染疾病的症状(剧烈的腹泻、水样便、黄水样便、米泔样或洗肉水样便,伴有喷射样的呕吐);
(2)知道医院肠道门诊位置(传染病医院位置);
(3)知道本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电话或所在地医院急诊室位置和报告电话;
(4)知道急救电话:120、999。 2、三会:
(1)会保护现场(要求范围越小越好,防止蔓延);
(2)会初步消毒,掌握消毒剂的用法(84消毒液1:200浸泡或流水擦拭,消毒时间为半小时以上;非消毒剂1:1000浸泡或流水擦拭,消毒时间3~5min),措施严格,具体落实到位;
(3)会报告疫情:早报告,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甲类传染病发现到报告时间掌握在4小时以内,乙类传染病时间掌握在12h以内。
(4)疫情报告
1、由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病人的具体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班组、现住址、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初诊医院、诊断及已采取的措施)。
2、由副组长联系商人就诊、病人隔离及发病区人数、人员详细登记备查工作。
3、由小组成员负责发病区消毒、现场人员的健康巡视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第十节 施工现场疫情报告制度
1、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地方有关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工地设有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3、建立传染病登记本,并对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
4、疫情报告负责人应加强对工地人员的健康巡视,对有可疑症状的人员要督促其尽快到医院去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5、发现工地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医院,报告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班组、现住址、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初诊医院、诊断及已采取的措施。
6、工地如发生传染病疫情,应及时、如实进行报告,不得瞒报、谎报和迟报。
第十一节 施工现场防署灭蚊措施
1、利用板报、宣传栏及开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有关卫生防病管理制度及有关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及生活区、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整洁,加强对食堂、厕所、垃圾站等环卫卫生的管理,防止蚊子、苍蝇的滋生。
3、定期(时)对室内外进行药物杀虫(每周不少于两次)。各宿舍的门窗设置纱窗防蚊。
4、高温季节对作业时间作出调整,避免高温时间作业,同时做好饮食服务,供应绿豆汤(凉开水)等防暑饮料,发清凉油、仁丹丸、十滴水等防暑药物。
第十二节 施工现场急救小组成员记录
现场急救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急救总指挥) 副组长: (维护现场秩序) 组 员:
(联系急救医院)
(接救护车辆)
抢救护送伤(病)人员:
、 、 、 、 后勤保障负责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全防护管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