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现代学校教育形态 D.封建社会教育形态 10.教育全民化、终身化是( )的特征。 A.原始的教育形态 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 C.现代学校教育形态 D.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1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遗传是( )

A.现实因素 B.先天因素C.后天因素 D.决定因素 1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 ) A.多种可能性 B.作定限制

C.物质前提 D.多种可能作出一定限制 13.主观努力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是( )

A.现实因素 B.先天因素 C.后天因素 D.决定因素14.分年龄期施发是人身心发展( )规律制约 A.帮助学生定向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速度不平衡性 1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指( )A.帮助学生定向 B.帮助学生抉择 C.为学生发展定向、抉择、奠基 D .为终生奠基 16.社会文化传统影响( )

A.教育传统 B.教育思想 C.教育水平 D.教育内容17.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 )形式来体现。 A.优民同俗 B.培养劳动力

C.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D.传递和传播文化 18.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设想或规定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规格 19.教育目的主要由( )构成

A.根据性质B.身心素 C.社会价值D.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20.学校家庭社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工作,这体现了教育目标为( )

A.导向作用于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协调作用21.教育目的中质量规格为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受教育者水平D.社会文化 22.主张教育目的既根据社会需要要又考虑人的需要的是( )

A.个人地位论 B.社会地位论 C.教育无同论 D.辩证统一论

23.主张以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为中心制定课程的叫(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形成教育说 D.实质教育说 24.主张课程内容以训练学生心智为主的叫(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21—

C.形成教育说 D.实质教育说 25.主张合数门学科内容形成综合课程的是( ) A.学科课程 B.相关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26.“相对完整”是我国编制( )的原则

A.课程 B.教学进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材 27.主张按照知识体系组织教材的方式谓之( ) A.逻辑方式 B.心理方式 C.折衷方式 D. 方式 28.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类历史经验,摆脱时空和个休

直接经验的局限,这是它的( )作用。 A.社会发展 B.个人全面发展 C.在教育体系中D .德育 29.中小学教学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最基本的途径 就是( )

A.传授基础知识 B.培养道德品质 C.发展智力和能力 D.训练基本技能 30.我国当前普遍认为,教学过程是( )过程 A.特殊认识 B.促进学生发展

C.多质性层次 D.既是特殊认识过程又是促进发展

31.通过教学,促使人类文化科学知识迅速再生,这是教学过程的( )

A.间接性 B.引导性 C.简捷性 D.发展性

32.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是说( ) 38.前者是基础,后者又积极作用于前者 39.前者是后者基础 40.后者积极作用于前者 41.调节后者,就能促进前者

33.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的教学形式叫(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上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遍

34.主要以讲授新知为主要任务的是( ) A.单一课 B.混合课 C.新授课 D.巩固课35.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后教导 D.教学评价 36.教师为教学设计的微观蓝图是( )

A.课程计划B.教学进度计划C.课题计划D.课时计划 37.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定向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8.旨在对青少年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观教育的叫( )

A.心理要素 B.内部动力 C.思想发育 D.品德教育39.主动性自觉性是教德育过程的( )而言。 A.心理要素 B.内部动力 C.思想教育 D.形成历程—22—

40.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 ) A.校内正式途径 B.校内非正式途径 C.校外正式途径 D.校外非正式途径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C C A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C A C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C D A A B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B C B D A B B A 二、判断是非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年轻一代。 2.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3.一定教育发展水平往往反映出该时代文化水平。 4.教师的全部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5.教师是双专业人员。

6.教学方法就是就是教师教学生的办法。 7.教学原则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 8.课堂教学是唯一的组织形式。 9.德育内容有民族性。 10.德育有多种途径。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配对题

1.赞科夫 A.形式教育说 2.格塞尔 B.范例式 3.华生 C.摹仿、理论、练习 4.罗杰斯 D.并能性原则 5.洛 克 E.道尔顿制 6.瓦·根舍因 F.《教育与发展》 7.昆体良 G.环境决定论

8.帕克赫斯特 H.成熟决定论 9.孟禄 I.人本主义课程论 10.马卡连柯 J.心理起源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F H G I A B C E J D 四、案例分析 1.师在教《植物的叶》一课时,正确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体现了什么教学规律?

《植物的叶》一课,重点是讲叶的光合作用,这是使学生认识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好内容。我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绿叶的太阳光的照射下有制造养料(淀粉)的作用外,主要讲清了:(1)光合作用需要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缺一不可;(2)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呼出氧气。(3)有机养料和气氛是人和动物所需要的。(4)人和动物在新陈代谢时呼出二氧

—23—

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5)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和太阳。学生从这些知识中认识到植物与动物(即生物与生物)之间,动植物与空气、水、太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动植物与空气、水、太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而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讲解过程中虽然没有出现“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但却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答案】(1)正确运用于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 体现了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3分) 2.物理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与技术才不同的见解,正确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正确处理了教学过程中哪方面关系? 保险丝不能用铜丝代替,这是常识,部编初中物理教材还特别加注了“千万不能代替??”的字样,以示重要。可是,笔者一次去学校听课,当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却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收音机、扩音机上的管状保险丝不是铜丝吗?电工还经常用十六股胶质线中的一股细铜丝,以一安培的容量来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而确保安全??。”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表扬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问题的好学精神,??他接着便在课堂上进一步陈述:“保险丝——保险不保险,安全不安全,不在于用什么材料,而在于由材料性质和粗细决定的熔断电流。可以推断:在电路中,用铜丝替保险丝,只要符合熔断电流的范围,就照样安全。” 【答案】(1)正确运用了启发性原则(2分);

(2)正确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3分)

3.初二两位班主任采用的方法有何不同?初二班主任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成功地贯彻了德育的什么原则?反映了

德育过程什么特性?

小李长入中学的第一天,就使老师十分恼火。

教室里静悄悄,同学们在认真地上第一课。忽然,一个学生的书包里窜出一青蛙。“呱,呱”地叫着跳向讲台。全班顿时乱了,班主任一查,是小李干的。一气之下,狠狠批评他一顿。可是,第二天,教室里又带进了一只小猫。接着小狗、老鼠、麻雀??天哪,有一次他竟把一条蚯蚓放到了讲台上。从此,小李在班主任心目中成了不可求药的“皮大王”。批评、监视、处罚,都没有能使小李转变。好不容易撑过了一年,他升小初二,班主任透了口气,包袱终于送出去了。

进入初二,小李还是那么调皮。新班主任没有对他采

取什么“下马威”,而是仔细观察他,不久就发现有一门课小李不但上课认真听,下课还要钉着问,这是动物课。

班主任把小李找来。小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准备随暴风雨般的批评。可是出乎意料,班主任没有批评他,而且问他,“你喜欢动物?”他点点头。

“那很好。我们班成立一个动物兴趣小组,你来当组长好吗?”

他惊愕了。当组长?从小学到中学,从来都是挨批评的对象,从没有想过有人叫他当干部。

动物小组开展了观察昆虫活动。小李在课余和同学们一起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各种各样的昆虫,有许多种他都认识,可这蝴蝶、螳螂、蝗虫??各种各样的名字怎么写?碰到了难题,他问动物老师,并且认真学习查字典。 半年过去了,小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从观察昆虫活动中,懂得了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

—24—

逐渐改掉了散温的坏习惯,认真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市昆虫考察比赛中,动物小组制作的标本获得鼓励奖。他还写了科学、小论文:《蚯蚓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答案】(1)前者一味惩罚、训斥;后者采用实际锻炼(1分)

(2)从实际出发、主体自学性原则(2分); (3)实践性和自觉性(2分);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都说明德育过程中什么方法的重要?它符合什么德育原则? 【答案】(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分) (2)正面教育,从学生实际出(3分)

五、论述题(下述各题要求运用教育管理进行全面论证。20%)

1.下表是说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和生产率成正比,说说教育有哪些社会功能。

教育水平和生产率成正比 教育水平 生产率% 小学 43 中学 198 大学 300 【答案】(1)此表说明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受教育水平,提出社会生产力,说明它有经济功能(5分)。

(2)此外教育还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等社会功能。(5分)。 2.以上述案例分析为例,说说合格的中学教师在职业道德和智能方面应有哪些素养? 【答案】(1)以上案例说明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将热爱学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以身作则等(5分)。

(2)教师要有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与学生交往沟通的能力等(5分)。

教育学试卷六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 《学记》 B.《大学》 C.《大教学论》 D.《雄辩术原理》 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欧洲文艺复兴时期D社会主义社会

3. 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位地论述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毛泽东 4. 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 A.原始社会的末期 B. 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性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5.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否定了教育的( )

A.历史性 B.社会性 C.民族性 D.阶级性 6. 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C.活动 D.教育

7.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5)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6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