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对外部环境选择及作用方式 D.行为方式 9.循序渐进是人的身心发展( )规律所制约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发展速度不平衡性 10.社会生产力根本上( )

A.影响教育规模和速度 B.影响教育规格和结构 C.决定和推动教育发展 D.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 11.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 )

A.教育根本性质、方向 B.教育目的 C.教育根本途径、原则 D.教育规律 12.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的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辩证统一论 13.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点是( )

A.确定了人的社会价值 B.要求全面发展 C.具有独立个性 D.三者兼备 14.主张按学科体系分科教学的叫(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形式教育说 D.实质教育说 15.20世界中叶以来,主张以儿童自由发展为中心的叫( )

A.学科课程论 B.改造主义课程论 C.人本主义课程论 D.活动课程论 16.作为办学基本纲领和依据的是(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教科书

17.一门学科在普通教育阶段只教一次,这是教材排列的 A.圆周式 B.直线式 C.范例式 D.逻辑式 18.教学是联系社会和新生一代的桥梁的它的( )作用。 A.社会发展 B.个人全面发展 C.间接性 D.发展性

19.以掌握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为中介,认识世界,这时教学过程的( )

A.简捷性 B.引导性 C.间接性 D.发展性 20.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中心阶段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21.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是说( ) 3.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掌握 4.智力发展促进知识掌握 5.学生自学掌握知识才能发展智力 6.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22.使学生自觉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是( )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直观性 D.启发性 23.使学生学懂、会用是( )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6—

C.直观性 D.启发性

2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的办法。 A.教师 B.学生

C.师生共同 D.教师引导下学生 25.“自学辅导”是( )一种方式。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练习法 26.展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的叫( )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 27.下列方法中依靠语言获取住处的有( ) A.实验 B.演示 C.练习 D.读书指导

28.大班、小班、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叫(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上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29.一节课上同时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叫( ) A.单一课 B.混合课 C.新授课 D.巩固课 30.以学生独立作业为主的叫( )

A.讲授课 B.谈话课 C.演示课 D.练习课 31.教学链锁式结构的组成部分叫( ) A.教学组织形式 B.班级上课制 C.教学环节 D.课的结构 32.教师制定的宏观教学计划叫( ) A.课程计划 B.教学进度计划 C.课题计划 D.课时计划 33.现代教学评价始于( )

A.中国西周 B.隋唐科举 C.桑代克教育测量 D.“八年研究” 34.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叫(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35.旨在形成一定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叫(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德育 36.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是德育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37.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就德育过程的( )而言 A.心理要素 B.内部动力 C.外部源泉 D.形成历程

38.德育要适应社会和儿童是( )原则内涵 A.从实际出发 B.整体性 C.正面教育 D.主体自觉性 39.重在动之以情的是( )方法 A.说服 B.榜样、陶冶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40.教师对待同事的道德是( ) A.献身教育 B.热爱学生 C.团结互助 D.严于律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B C B C A C —7—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A D A B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C C A D D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C B C A C A B C 二、判断判断题

1.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只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 2.“不凌节而施”就是要循序渐进。( ) 3.学业成就大小是天生的。( ) 4.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绝对的。( ) 5.“教育法但无定法”。( )

6.现代教学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 7.教学形式是一种历史现象。( ) 8.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 9.中小学教师劳动的手段是知识。( ) 10.德育总是从知开始。(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配对题 1.韩愈 A.《新教育大纲》 2.拉伊 B.个人本位论 3.布鲁纲 C.改造主义课程论 4.杨贤江 D.五步教学法

5.霍尔 E.《实验教育学》 6.杜威 F.《师说》 7.卢梭 G.“产婆术” 8.布拉维尔德 H.心理起源论 9.苏格拉底 I.遗传决定论 10.孟禄 J.《教育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F E J A I D B C G H 四、案例分析(用教育原理,对下列各案例作简要 剖析。

1.下列案例中林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正确贯彻了什么原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什么规律?

在教《鱼》一节课时,林老师事前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上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体表面、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林老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答案】谈话法(1分);演示法(1分);启发性(1分);直观性(1分);

符合儿童身心的顺序性(1分)。

—8—

3.下列案例中,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

有一个中学生,平时表现很好。一次他带着痛苦的神情找一位信得过的老师谈,说自己想“出国”。老师鼓励他讲真话,说说想出国的理由。他说“祖国不好”。老师请他摆一摆祖国哪些地方不好。他说了几点切身的感受。老师说“你说的是事实,是有道德的。但我希望你认真地想一想,祖国有没有好的地方?”学生说“当然也有好的地方。”老师说:“你能不能也摆一些事实呢?”学生边想边说:越说越开朗,越说越起劲??老师一方面帮助他充实和归纳已经说了的事实,一方面提出要他继续思考的线索,最后又提了问题:“好和不好都是存在的事实,那么,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我建议进一步考虑一下,有时间我们再谈谈。”过了几天,学生再来找教师的时候,痛苦的神情不见了,高高兴兴地向老师谈了他思考的经过及他得出的结论:“祖国是可爱的。” 【答案】说服(2分);正面教育的原则(2分);主体自觉性原则(1分)。 3.下列案例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贯彻了什么原则? 有位教师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部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

同学们觉得这个概念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 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同学们一下子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

老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

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埋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

教师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

【答案】问答法(2分);启发性原则(2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分)。 4.马卡连柯转化爱迟到的彼得连柯贯彻的什么原则? 【答案】个别教育的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论述题(20%)

40.简述我国教育先行战略。 【答案】(1)教育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3分)。

(2)教育具有滞后性,培养人才是个长期过程,所以教育要先行

4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教师的知识结构。 【答案】(1)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2分) (2)精深的专业知识(2分) (3)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2分)

(4)教育理论知识(2分) 联系实际(2分)

教育学试卷三

一、选择题

—9—

1.教育学是研究( )的科学: A.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B.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C.教育方针、政策 D.教育经验、教育实践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对实验教育学作了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拉伊 C.杜威 D.凯洛夫 4.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

A.蔡元培 B.陶行知 C.王国维 D.杨贤江 5.教育起源于( )

A.生物活动 B.心理活动 C.模仿活动 7.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

6.哪两种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 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7.欧州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训练 B.政治哲学教育 C.艺术教育 D.多方面发展的教育 8.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9.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离不开( )

A.运动 B.冲动 C.活动 D.行动 10.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 ) A.辅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11.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12.同是15岁的少年在相同环境与教育条件下各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说明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3.教育是发展科技的一个重要手段,说明教育具有( )

A.生产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起(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式延缓的作用 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16.当代世界正进行的综合同力竞争归根结底是( ) A.科技竞争 B.人才竞争 C.教育竞争 D.经济竞争

17.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是( )

A.培养什么人 B.规定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2)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学》十套试卷及简答题汇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6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