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完成教材第31页第11题。 请学生口算接龙。

3.完成教材第31页第12题。

引导学生如何看横行、竖行、斜行,按一定的顺序计算。 你有什么发现?(得数都是90。)

变式训练:如果得数都必须是90,那么下面格子里缺少的数各是几? 教师出示:

38 30 26 18 4.解决问题。(教材第31页第13题)

(1)出示统计表,读懂统计表。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2)解决第(1)小题,6月~8月共销售了多少个文具盒? 9+8+45=62(个)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在○里填上“+”或“-”

38○25○16=29 54○16○12=82 45○21○24=48 67○7○30=90 6.完成教材第31页第14题。

观察这4个数,有什么发现?怎样填比较合适? 7.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题:解决问题 第4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补充条件。

音乐兴趣小组有女生18人, ,音乐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指名学生说:这一道题所求的问题是什么?(音乐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一共多少人,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女生18人。) 还差什么条件?(男生有几人。)

你能补充条件,让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吗?

学生补充条件,教师引导,再根据学生给出的条件,列式解答。 2.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习的应用题,一般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所求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我们就无法解决,这时我们要先找到另一个已知条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春天到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到野外写生,看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

(2)教师出示问题: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两个已知条件: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解决两个问题:男生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教师课件演示,将第二个问题虚化。)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这道题你能解决吗?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这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男生人数是14-5=9(人)。

我们刚才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看看第二个问题(课件出示):美术

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知道什么?(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

哪个条件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了?(女生的人数,14人。)

另一个需要的条件是男生的人数,你能找到它吗?(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教师指出:第一个问题求出的9人,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求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求出什么?(第一个问题。)

我们先前已经求出了男生是9人,现在你能求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9+14=23(人)。}

这里的9表示什么?(男生人数。)14表示什么?(女生人数。) 指名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验?(把所得的男生9人,代到题目中,是不是比女生少5人,和女生人数加起来,看看是不是23人。)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先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有联系的另一个条件去求出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结果要作为第二个问题的条件,要求第二个问题必须先求第一个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求: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33+4=37(人)。}

再解决第二个问题: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推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这里所需要的条件是一班的人数和二班的人数,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一班的人数是33人,二班的人数我们刚才在第一步求出来是37人,所以列式是33+37=70(人)。

指名口答:二班有33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

检验:我们的计算对吗?你能自己检验吗?把自己的检验过程和你同桌互相说一说。

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先求第一个问题: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名教师?{21+38=59(名)。}

出示第二个问题: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需要的条件你能找到吗?怎样列式?{59-45=14(名)。}

引导学生检验并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题:练习六 第5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正确、熟练地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完成教材第33页第3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说说计算过程。

重点比较73-20-35和73-(20+35),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初步感受一个数减两个数等于减去着两个数的和。

2.完成教材第34页第7题。 在○里填上“>”“<”或“=”。 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的方法。 二、师生互动

1.完成教材第33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读题,再列式解答。

指名,说出列式,教师板书:25+10=35(朵)40+35=75(朵)

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第二个问题里用到哪个条件是在第一个问题里求出来的。

引导口答和口头检验。 2.完成教材第33页第4题。 指名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36+27=63(幅) 63-41=22(幅) 引导口答和口头检验。

3.对比上面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第2题的第一步是求和,第二步也是求和。第4题第一步求和,第二步求差。 三、综合练习

1.孔雀开屏。(完成教材第34页第5题。) 出示孔雀开屏。 学生分组计算,说得数。 2.完成教材第34页第6题。 让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集体交流,说说每一步计算的理由。 引导口答和口头检验。 3.完成教材第33页第8题。 (1)出示题目。 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 (2)解决第(1)小题。

学生列式,交流反馈:28-7=21(天) (3)解决第(2)小题。 21+9=30(天)

(4)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8)在线全文阅读。

2017-201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52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