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出,简便写法有: 方法二: 方法三: 2 8 + 31 4 6 2 + 2 2 8 4
2 8 3 4 + 21 2 8 4
10
教师指出:观察三个数,个位上的有8、4、2,这里哪两个数能先凑成10(8和2),如果个位上的两个数可以凑成10的,我们计算时可以连着写,先算凑成10的部分,再加第三个数。
(3)讨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
教师总结:方法一在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把算式连起来写,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使计算正确、迅速;方法三,适用于三个数的个位可以凑成10的,可以把三个数连起来写,计算时一定要细心。
(4)尝试练习。(选自己喜欢的两题计算) 54+20+16= 46+25+17= 7+59+20=
仔细观察上面的习题,你发现了什么?能用连加的简便方法表示吗? 2.教学例2。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自学。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列式?84-40-26=。 (2)学生试算,完成填空。
教师说明:84-40=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3)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列式。
教师相机评价。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学生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学生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最后一类学生可以进行表扬。
教师指出: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个。怎么列式呢? (4)尝试练习。
90-58-30= 75-28-19= 72-(6+44)=
学生列竖式计算,说说计算方法,第三小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能口算的直接先口算。)
小结:计算连减时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对比性练习。 用竖式计算:
54+26+15= 90-58-24=
列竖式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题。
把在同一条线的3个数加起来,得数填在横线上。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2题。
列竖式计算连减,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
算出红星小学参加3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交流时说说计算方法,注意检查有没有用简便算法,交流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题:加减混合 第 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列竖式计算:
36+34+7= 87-43-15=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教师出示情境图)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得出:有人下车,下来了25人,有人上车,上去了28人。 教师指出: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则,有秩序地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图意吗?
学生说图意: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 67-25+28=
①口算: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②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小结:加减混合的口算,我们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鹅,加减混合的笔算也同样如此,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算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2.教学例4。
(1)同学们刚才解决了加减混合的列竖式计算,这一题也是有加有减,还有小括号,想一想这样的题目应该怎么算呢?
出示题目:72-(47+16)
交流讨论:这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你能自己计算吗?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交流。
根据列竖式计算,说说第一步算什么?(47+16=63) 提问:第二步算什么?(72-63=9)
(2)讨论: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部分,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也不能连着写。)
(3)小结:
引导:①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小结:一般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在竖式计算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没有括号的可以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如果能口算的,可直接先口算,这样就提高了计算速度。
(4)在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1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并算得正确地学生进行表扬。对第2题能先算完小括号里的算式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反馈完善
1.数学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73-36+18=76 (2)25+47-18=90 (3)76-(36+22)=62 让学生自己判断,再集体订正。 答案:(1)73-36+18=55 (2)25+47-18=54 (3)76-(36+22)=18 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4题。 开火车,直接写出得数。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5题。 把得数填在括号里,集体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题:练习五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笔算。 2.提高计算能力和加减混合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第8题。
口算加减混合。定时3分钟,让学生比赛进行计算。 抽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2.提出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学生要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二、师生互动
1.我是小老师。(教材第30页的第6题。) 出示题目,学生判断计算对吗?
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2.列竖式计算。(教材第30页的第7题。)
各组选一位代表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错题的,也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小组交换检查。
3.解决问题。(教材第30页的第9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妈妈给售货员阿姨50元,买一个书包要25元,买一个笔袋要8元,售货员找妈妈多少元?
交流反馈: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先算书包和笔袋一共多少钱,再算找多少钱。 方法二:直接算50元买书包,剩下的钱买笔袋,求找多少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0页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