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岳麓版)2018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 复习提纲(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爆发:1857年,印度密拉特城的土兵因受英国殖民者的侮辱,土兵首先发动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3.扩大: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许多王公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进来。 4.女英雄:章西女王。

5.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

6.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成为后来印度独立运动的一个精神源泉。

第20课 俄国的改革 一、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

1.兴起:14世纪前后,在东欧平原的东北部,兴起了一个以莫斯科城为中心的强大政权—莫斯科大公国。

2.统一国家的形成:到16世纪末,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 3.特点:俄国逐步确立起农奴制。 二、彼得大帝改革

1.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2.内容

(1)军事方面:彼得一世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

(2)经济方面:彼得一世注重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场。

(3)社会生活:引进欧洲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造。

3.意义: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同时,农奴制也得到一定巩固。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

(1)内因(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外因: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2.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3.时间及人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规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

5.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6.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21课 美国内战

1.背景:美国独立后,南方盛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禁止实行奴隶制。 2.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3.矛盾的焦点:是否允许奴隶制。

4.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5.爆发: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脱离联邦,公开分裂国家,它们攻击联邦军队,挑起内战。战争初期,由于北方准备不足,北方连连失利。 6.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了扭转战局,争取民心,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解放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并允许他们参加联邦军队。除此之外林肯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 7.转折战役: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北方在葛底斯堡战役中获胜,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8.结果: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9.性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0.意义: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11.林肯的功绩:林肯的主要功绩是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马克思说,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被誉为“美国人民亲爱的父亲”。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原因

(1)内因: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与外界联系几乎完全隔绝,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

(2)外因: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率船队闯入日本港口,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取消锁国令,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二、倒幕运动

1.背景:日本社会动荡不安,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开始寻求救亡图存之路。

2.表现: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改革力量组成倒幕派,他们得到一些大名的支持,建立了倒幕军队,开展武装倒幕活动。

3.结果:1867年,睦仁登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治天皇,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讨伐幕府,幕府势力被彻底消灭。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

(1)政治方面: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圣后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4)军事方面: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4.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逐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日本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但改革后的日本仍然君主专制、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后来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2.领先国家:德国和美国。

3.开始标志:以“电气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3)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4)德国人奥托发明了以煤气为燃料而产生动力的内燃机,此后,以汽油和煤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5)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发明了三轮汽车,德国人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此后美国人福特建成标准化汽车流水装配线,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6)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7)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话,他一生发明近2000项,被称为“发明大王”。

(8)电力出现后,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相继问世。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

1.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

2.交通运输和通讯:随着交通运输和通讯的而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便捷,世界完全为一个整体,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世界市场:欧美国家先行展开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发达地区。为了抢占更多的海外市场,欧美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其中。

4.社会及经济问题: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及经济问题。

第24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牛顿与经典力学 1.国籍:英国科学家。

2.贡献: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3.影响:牛顿的经典力学在科学技术上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科学基础,同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世界,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国籍:英国生物学家。

2.贡献: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突破,重创了教会的神创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进化论也给社会进步观念提供了支持,鼓励了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心。 三、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1.国籍:法国,恩格斯称他为“现实主义大师”。

2.代表作:《人间喜剧》,描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乐圣贝多芬

1.国籍:德国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

2.作品特点:作品构思宏阔,表现了他对世界的丰富感受、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世界的憧憬,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乐派架起了桥梁。

3.主要成就:他将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成功滴赋予了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4.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岳麓版)2018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 复习提纲(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岳麓版)2018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 复习提纲(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0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