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背景:17世纪,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倒行逆施,推行专制统治。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4.领导者:克伦威尔。
5.开始标志:新议会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6.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7.成立共和国;1649年,议会以“叛国罪”处死查理一世,并通过决议废除了君主制,宣布成立共和国。 三、光荣革命
1.背景: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被请回英国,专制王朝复辟。 2.“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在度发生革命,这场斗争没有发生大的流血冲突,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国王权力。 (2)时间:1689年。
(3)意义: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确立。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第15课 美国的独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自17世纪初起,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英国力图使北美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18中期以来,英国的压迫日益加重,矛盾激化。
2.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领导者:华盛顿。
4.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5.开始标志: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6.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向世界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为独立和自由的美利坚合众国。
7.《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宣告美国独立,马克思称《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8.转折性战役: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9.约克敦战役:1781年,大陆军对约克敦的英军形成包围之势,英军被迫投降。 10.正式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1.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 二、联邦宪法
1.背景: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独立后,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国家。 2.目的:为了巩固政权。
3.内容: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草。按照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部分组成,国会有立法权、总统有行政权、联邦法院有司法权。三个部门彼此独立,互相制衡。
4.意义: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为美国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它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被历史证明是一种防止专权的有效机制。 三、美国的奠基人
1.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参加大陆会议,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对取得美国独立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1787年,华盛顿担任制宪会议主席,促成了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共任两届美国总统,第二届总统任期满后,发表了告别词,表示不再参选,成为美国总统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的惯例,开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争取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美国赢得了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刺激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第16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背景:18世纪时,法国依然是一个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的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4.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5.法律文献:《人权宣言》
(1)背景:革命在全国迅猛发展,大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颁布机构: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3)核心:人权和法治。
(4)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5.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6.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法国,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法国大革命也激励着欧洲其他地方的革命力量奋起反抗本国封建势力,并最终评破使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还广为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拿破仑帝国
1.建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又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2.措施及影响:
(1)颁布《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2)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同盟,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然而,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3.覆灭:1814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彻底失败,帝国覆灭。
4.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拿破仑前期的对外战争是反侵略战争,具有正义性;后期的对外战争是侵略战争,具有非正义性,激起了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帝国覆灭。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领先国家:英国首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3.开始的行业: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
4.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展开的原因:前提条件: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经济基础: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其他条件:发明家的艰辛探索。 5.主要发明
(1)“珍妮机”: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2)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机械师瓦特吸收前人成果,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技术成就。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3)交通领域的成就: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车),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火车发明的意义: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时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他缩短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二、工厂制度的出现
1.原因: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点选址建厂,雇佣更多的工人,现代工厂制度出现。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工业革命是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
4.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危害。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原因:
(1)19世纪,随着工业共鸣的开展,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工人阶级开始了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2)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批判地汲取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艰辛探索。
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1848年。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内容:《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4)意义:马克思主义给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 二、巴黎公社
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残酷镇压,巴黎公社最终失败。
2.《国际歌》的诞生:巴黎公社失败后,坚强的战士欧仁·鲍狄埃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国际歌》。由比尔·狄盖特谱曲。 第19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原因: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和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2.领导人: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领导军队从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把厄瓜多尔、秘鲁等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玻利维亚就是以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的。 3.结果: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4.影响: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深重的灾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岳麓版)2018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 复习提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