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全册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

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过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印度的数码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公元9世纪又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歇洲。:随着阿拉伯商入的足迹踏遍世界,这种方便的数字也随之传播开来,代替了烦琐的罗马数字。他们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公元751年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个造纸作坊,从此阿拉伯人用真正的纸张代替了纸草和羊皮纸作为书写材料,这样阿拉伯文化和由阿拉伯人所继承下来的古希腊文化才被更好地保存了下来,并得以流传。阿拉伯的文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观赏插图:《书写唐律的纸张残片》和《丝路上的驼队》,进一步理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总结:完成书上课后练习,进一步理解文化交流的几种方式 作业:目标 板书:略 教学反思

主题活动 马可·波罗东游寻踪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马可·波罗东游的活动,具体了解古代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实,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知识,树立交流与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主旋律的意识。

21

2.掌握当时西方人获取、认识和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途径,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漫漫历程。

3.通过绘制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学习绘制地图的基本技能并培养通过地图获 取知识的能力。

4.查阅和收集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文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提取历史 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做导游和扮演角色,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进入历史

情景的自我表现能力。

6。模拟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感受中国风韵,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前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内容

本课活动主题是“马可·波罗东游寻踪”,活动要围绕主题让学生了解马可·波罗来中国的路线,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活动要立足于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土流,让学生尽可能以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元朝”是活动始终应该坚持的视角,避免中国人看中国。

2.制定活动计划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体上制定活动汁划后,让学生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1)活动时间、地点和人选。由于采用课本剧的形式,需要提前较多的时间来准备(2—5天),事先确定角色人选和剧本:选择角色时可以以马可·波罗为主,再适当增加其他角色,如马可·波罗的叔父和随从以及沿途的中国人等。演员通过车:生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 (2)关于剧本。教师作出主题活动的要求后,让学生自己编写,教师修改。可套用《大话西游》的风格和经典台词,搞成《大

22

话东游》。当然,也可采用正剧的方式。

(3)活动具体过程。学生先拿出剧本,师生共同修改,然后排练。自己制作一点服装和道具。 3.搜集整理资料

毕竟历史活动课不是语文活动课。形式可以生动活泼,资料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马可·波罗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著名的地方,必须事先落实,以免剧本出现史实方面的失误,比如长城,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没有提到这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可能他没有去过,剧本对此就不能胡编。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寻找资料的方式,如查阅图书、调查访问、上网查询,并对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教师审查剧本时,尤其应该关注史料是否准确无误。 活动过程

1.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可由学生主持。由主持的学生写好串词,宣布活动(节目)开始,教师做一名忠实的观众即可。 2.活动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表演,大家当观众认真看。

第二个环节是挑刺,看完后由同学们来挑剔表演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史实是否有误,是否紧扣了活动主题,台词是否精彩,谁的表演最到位等。

第三个环节是教师总结,无论学生表演得怎样,教师应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适当指出缺点,因为,活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评价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主动积极,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否正确,每个人的表演特点、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评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的特点及其书写材料;了解古希腊的著名文学、戏剧作品及其作者和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理

23

解《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几种古文字的比较鉴别,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对历史文化成果的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随堂小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类古代文字和著名文学、戏剧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这些充满人类智慧的文化成果的浓厚兴趣,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共容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这些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和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和难点

一、重点 古代的文字和《荷马史诗》。

二、难点 对《俄狄浦斯王》艺术价值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安排预习,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情况,并选读《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或《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2.准备课堂小节目,如:朗诵《荷马史诗》或《俄狄浦斯王》的选段,讲故事,话剧表演(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在课文所提及的古典文学中选择,鼓励学生再创造)。

3.每人准备一块10厘米见方的黏土泥板和一根尖头小木棍,上课时放在课桌上。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在学生推选下确定每组组长;组长主要负责督促组员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等具体组织工作

24

o

2.制作课件,剪辑纪录片《荷马史诗中的古城特洛伊》里讲述谢里曼与《荷马史诗》的片段,《特洛伊》或《木马屠城记》中关于战争的宏大场景,《奥德赛》历险的片断, 《阿拉丁》《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辛巴达历险记》等卡通大片的片断。

教学活动过程 导人新课:

(课件出示图片):《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泥版》《商代甲骨文》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图片中的哪种文字是我们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呢? 生: (回答)

师:是中国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甲骨文在商朝时大量存在,但直到近代才被重新识读。另两张图片上的文字也同甲骨文一样,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们所了解。同学们有兴趣去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 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师: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的内容,了解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各自的基本情况,并完成大屏幕上出示的表格。

生:(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然后举手回答,完成表格。在回答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特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分析。在学生回答这两种文字已消亡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的内容,使学生关注古老文字的发现和释读,然后适当补充关于两种文字的演变过程。)

类别 象形文楔形文字 字 发明 时间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全册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全册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17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