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旧课:古代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的改革、希腊的文化、商业中心、亚历山大帝国。从意大利半岛的地形特征导入。
一.罗马共和国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罗马城的来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材料) 公元前509年建立奴隶制共和国。 2.罗马共和国的征服和扩张 1)对意大利的统一 2)布匿战争
3)对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征服 3、。罗马的共和制度
国家机构:执政官、元老院 4.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 5.斯巴达克起义 时间:前73年 经过
历史意义: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二.罗马帝国
1.罗马帝国的建立
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建立者:屋大维 时间:公元前27年 2.帝国前期的繁荣
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我国称之为“大秦”帝国繁荣状况 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日耳曼人的入侵 分裂: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两部分、首都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
11
历史影响:标志 巩固小结
古罗马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 按以上条目板书 教学反思
第3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庄园形成的时间,记住11世纪前后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的名称,记住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和灭亡的时间;了解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读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5世纪叫世纪西欧和中国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会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西欧社会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比原西罗马奴隶制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西欧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奴的处境仍然很悲惨;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分析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教会统治的黑暗;
12
通过对比9世纪一14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情况,认识东方文明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 二、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教具: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封建等级制度
1.读书,列表: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结合地图)
法国:西法兰克→法兰西
德国:东法兰克→德意志
意大利:意大利王国
英国:英吉利王国 2.阅读教材,理解
1)欧洲封建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2)欧洲封建等级制度采取什么形式? 3)西欧封建庄园在封建制度中的地位。 回答,明确
第一,封建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第二,等级制度是由于实行采邑制形成的。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改革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即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各级土地分封都要举行“臣服礼”的仪式。
13
第三,西欧封建庄园。西欧封建庄园是随着9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而形成的,兴盛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到资本主义萌芽的9世纪一14世纪。它既是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封建主实现其封建剥削的基本组织,它既是封建大地主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又是封建社会最基层的政治组织。
教材插图《西欧庄园情景图》作了生动的展现。指导学生看插图)。
二、教会的统治
提问:罗马教皇国是怎样形成的? “丕平献土” 阅读、讨论:为什么我们把欧洲中古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指导学生归纳要点
1.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 3.思想文化上:教会推行愚民政策。 结论:“黑暗时代”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兴起的根本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根本原因:学生答出)...............→产品增多→对外交流增多→手工者、商人聚集(讲述法) 2.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3.城市和商业兴起的影响(学生齐读) 积极影响(促进贸易)、消极影响(刺激战争) (分析)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阅读部分)
指导学生学生阅读:简介帝国首都的富庶、建筑物、帝国向封建社会转化。 巩固小结
(提问)⒈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时间⒉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⒊西欧封建社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⒋西欧最强大的封
14
建政治力量和封建地主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以上条目 教学反思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希波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希腊各城邦的领导者——雅典和斯巴达;知道马其顿战胜波斯的决定性战役伊苏斯战役和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国家、东征的大致范围;了解马拉松之战的战况和亚历山大、萨拉丁的主要事迹;理解古代东西方战争造成的客观历史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希波战争,分析希腊获胜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通过了解十字军东征的前因后果,掌握十字军东征的实质,培养学生初步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通过对古代东西方战争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对权力的渴望,对财富的贪婪,对永垂不朽的执著追求,往往导致了历史上一次次大规模的征服战争,而伟大统帅的“丰功伟绩”是建立在累累白骨基础之上。在我们陶醉在史诗一般壮观的战争场景中时,不要忘了成千上万的灵魂在血泊中呻吟、哭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希波战争
二、难点 对东西方战争的认识和评价 教具准备:图片、挂图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本课导语导入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