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
4.设计活动。“通过调查学习,同学们也许对交通标志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想法。请你们把这些想法设计成交通标志。既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共同完成。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 2.教师就交通规则及本地交通现状做比较充分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交通安全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安全指挥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统计图的形式。 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
5.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各小组通过调查,都发现了一些不守规则的,下面,大家就此来深入讨论一下。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看一看铁路工人叔叔是怎样说的。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21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也可以走访社区、消防队,查找资料。 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 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 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 教学过程
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页,并提问他们看了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是否看见或听说过着火的事情。请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并提问学生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可适当引导,如什么时间发生的火灾最多、损失怎样、说明了什么等。
3.全班讨论。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教科书第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就报告中提到的原因提问学生,如电熨斗、电视机,吸烟等,因为学生很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引起火灾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说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危险。尤其是报告中提到但没有详细解释的原因,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根据调查制作的统计图,做进一步说明。 3. 教师小结 4.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项。
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 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 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22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调查、了解当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沦。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于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阅读教科—f5第76页的三幅图片,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
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一日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此处应特别强调,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成年人不能救火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未成年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一旦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是国家和社会最惨重的损失,在—切灾难面前首先是要被保护的。
怎样报警:阅读教科书: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拨打119电话是免费的,但于时不能随便拨打。
怎样自救: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自我保护逃生的方法。教师的准备要扎实细致。
教师自己演示或者让学生模拟:还有哪些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反馈,让学知道是否正确,是否可行。
4.小组活动。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强调下次课要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因调查时应当仔细观察,最好画下草图: 家庭作业
小组活动,调查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检查学生在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让各小组把自己的凋查结果画成平面图。教师应提醒学生充分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与技能,画出某一场所的平面图?对于调查范围比较大的居民区或其他场所,画图会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只画局部。
3.小组汇:各小组要按调查汁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没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 4.探究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
23
它们通常安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火灾的隐患,如楼道、阳台堆满杂物,堵塞通道等,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中学生做的调查报告,向家长或邻居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 家庭作业
观察自己居家附近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的情况,与家长商量,将堵塞物移开。
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已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教师提问: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2.讨论与讲解,、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9~81页后进行讨论。
教科:比较全面地呈现了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119报警电活后,要迅速通知离火灾最近的消防队下达灭火命令,需要迅速通知公安、医疗、环保、救护中心、煤气站、自来水公司等:
消防队要在60秒钟内将消防车开出消防队,拉响警铃,尽可能快地赶到火灾现场,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快地找到消防栓进行灭火。
3.全班讨论。教师提问:“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2~83页,引导他们感受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的精神。 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要点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活动目标】
24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活动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 力。 3、使每个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过程与方法:
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并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的故事,并概括其事迹,分析其精神,进行交流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了解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的临危不乱、无私无畏、互助友爱的精神,并引以为榜样。 【重点难点】
1.介绍地震的各种参数(如震级,最大强度,震型,成因,震中位置等)及相关的科学救护方法;
2.对于英雄少年事迹学习后的精神概括与交流学习;
3.对学生之前关于地震方面所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图像导入,介绍地震的危害性: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稳定、美好年代,看过许许多多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的动画片,那又有几人看过有关地震内容的片子呢? 讲述灾情:
老师带领全体同学“亲眼目睹”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学们为剧中的情景所震颤,从
而认识了地震,看到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对当地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