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好的建议和办法吗?” 2.全班交流。
3.探究讨论。“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提到,同学们经常会因为自己贪看电视而受父母的责怪:在教科书第53页有一组画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3页下方的课文。 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
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日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厂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渎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士认让1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牛:“在这幅导渎图中,有两幅画画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
学,昨天晚[二谁看丁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日?”清学生自愿问答。“每一个电视盯日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牛:“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清学生门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日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住一个电视节日呻’,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I: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牛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伞班交流、请学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沦,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巾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教师应当就学生水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16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2、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板书课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布置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 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 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及进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纸、杂志和图书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出版时间、形式、内容、故事性、新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2.全班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3.剪报。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 4.教师总结。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道德。 家庭作业.
1.清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 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17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过程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 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 教学过程
1.导人。“在大众传媒中,除了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之外,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伙伴,谁知道是什么?”(引出电脑网络,并板书课题)“我们班的同学谁家里有电脑?”有谁接触过电脑网络?谈谈你们对电脑网络的感受好吗厂请学生自由发言。
2.探究讨论。在黑板上写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题目,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帮助;有哪些消极的作用,如去不安全的网吧、上不健康的网络、玩内容不健康的游戏、随便结交朋友,这些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有危险。
3.演示活动:如果是在网络教室上课,师生可以共同演示;如果是借用电脑上课,可由教师演示:演示内容应重点展示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没有电脑的学校,应由教师借助相关资料给予讲解。
4.阅读与讨沦。阅读教科书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网络虽然能够为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带来乐趣,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也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与同桌讨沦:(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 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5.制订公约。、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 布置家庭作业:
通过电脑网络发表一个倡议书或少年网络公约。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0—61页的导读图。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画画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和这U所呈现的景象有什么刁;
18
同时教师引导:‘尽管人们居住的地区各有不同之处,但无沦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寸,人们都有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康地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2.全班讨沦、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可以是书上的图)并提问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旨的任务,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
3.阅读讨论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的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十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
你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到什么?
4.探究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全班讨论:
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身体上的伤害、感情上的痛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组准备。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 6.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随父母外出时都可以调查。
2、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 3、对于各小组制定的调查方案进行评价。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学过程
1.导人。“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沦,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立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厂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子以[州答。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况加以引导。
19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作用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5.交流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叮以让学生提出建议。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 教学过程
1.导人。“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除了有交通设施的保障和交通警察的指挥,还有哪些保障措施?你观察过道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识和讨论交通标志。请同学们朗读教科书第66页课文。”
2.小组准备。“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
3.发表与交流。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表达的意思。 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三位同学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
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
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没有这些标志行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引导学生看书了解,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