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检验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提供的信息,检验效率较高。缺点是对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分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适用资料有限。非参数检验的优点是不是受总体分布类型的限制,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其缺点是不是直接对原始数据作检验,从而有可能会损失信息并降低其检验效率。
2.秩和检验适用哪些情况? 要点:
秩和检验是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他适合于任何分布的资料
秩和检验尤其适合于:严重偏态分布资料或分布形态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等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样本来自于正态总体且方差齐,优先选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因为此时秩和检验的效能一般会低于参数检验。
3.假如对同一批资料,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得结果不一致时,宜以何者为准?
答题要点:对同一批资料,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前提下,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高于非参数检验。因此当两者所得结果不一致时,宜以参数检验结果为准。若资料是严重偏态分布,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不一定比参数检验低,此时需要结合资料的实际情况,综合予以考虑。
4.比较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研究目的有何不同?p30
5.为什么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都要做显著性检验?p121/123-124/130
6.统计中的回归系数与数学上的函数关系有何区别? 要点
(1) 统计中回归系数b即回归直线的斜率,类似于数学上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 (2) 回归分析中的b是否有意义,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而数学上的函数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3) 回归分析中的回归系数b是有特定解释含义。如在体重x与肺活量y的回归分析中,b表示体重每增加一个
单位,肺活量增加(或减少)b个单位等。而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则没有具体的特定意义。
(4)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适用性受特定的时间、地点、对象等制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后,同一研究事物其
应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量(b)会发生变化,即回归方程的应用不能无限延伸;而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则不考虑适用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5) 回归分析中。除了完全直线相关,其回归系数b是一个近似估计值(进而导致应变量y是估计值),而数学
上函数中的斜率b是一个确切值(进而应变量y也是确切的)。等等。
7.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要点: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首先,要根据专业知识来确定自变量x和应变量y,从专业的角度来判断因果联系,否则难以对回归系数b作出正确的解释。其次,我们一般选取一个容易测量的变量值作为自变量x来估计另一个难以测量的变量值(应变量)y。
8.为什么要做综合评价? 要点:
(1) 评价是对照某些标准来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 某一单一指标都仅是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特征的显示,单一的指标或单一观察结果的评价都只是对被评价事
物在某一方面的片面评价。
(3) 在现实生活中或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由于复杂的条件和状况的影响,客观上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的
总体评价,这就要求综合考虑多个有关因素,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个指标对事物进行评价,即综合评价。
9.层次分析法与其他三种方法在资料形式上有何不同?p136=145/149
10.请对四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它们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综合评分法是在专家进行指标权重估计的基础上对所有待评方案在每一个评价指标计算其得分,然后累加总分后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本法对样本数据无特殊要求。
优序法的特点是把所有待评价方案按照相同评价指标进行单指标排序,并按特定赋值原则给序优序数,最后综合所有评价指标,并分析计算各方案的总优序数,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本法对样本数据无特殊要求。
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的数据矩阵,计算待评方案中的最优和最劣方案的最优值向量和最劣值向量,通过计算待评价方案与最优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最终达到评价的目的。本法对数据无特殊要求。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把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原始资料按不同层次建立目标树图,并根据经验对各层子目标的重要程度做两对打分,用计算得到的各层子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组合权重,最后用累加法等方法计算加权总分并进行综合评价
得 分 批改人 五、计算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10名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mmol/L)与胰岛素水平(mu/L)的测定值如下表所示,试计算相关系数并对ρ=0进行假设检验。 病例号 1 2 血糖(mmol/L) 12.21 12.27 胰岛素(mu/L) 15.2 11.9 3 4 5 6 7 8 9 10 7.88 10.43 19.59 6.44 10.16 8.49 11.38 12.49 19.8 17.0 5.9 25.1 22.0 23.2 16.8 13.7
解题过程:
(1)以血糖为自变量x,胰岛素为因变量y,绘制散点图。(图) (2)列表计算整理数据资料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 计 血糖x 12.21 12.27 7.88 10.43 19.59 6.44 10.16 8.49 11.38 12.49 111.34 胰岛素y 15.2 11.9 19.8 17.0 5.9 25.1 22.0 23.2 16.8 13.7 170.6 x2 y2 xy 185.59 146.01 156.02 177.31 115.58 161.64 223.52 196.97 191.18 171.11 1724.95 149.08 150.55 62.09 108.78 383.77 41.47 103.23 72.08 129.50 156.00 1356.57 2231.04 141.61 392.04 289.00 34.81 630.01 484.00 538.24 282.24 187.69 3210.68 由此得各汇总整理数据为:
?x?111.34
2?y?170.6 ?xy?1724.95
?x?1356.57
?y?3210.68
(3)计算三个L值
Lxx??x2?(?x)2/n?1356.57?111.342/10?116.91
Lyy??y2?(?y)2/n?3210.68?170.62/10?300.24
Lxy??xy?(?x)(?y)/n?1724.95?111.34?170.6/10??174.51
(4)计算相关系数r
r?LxyLxxLyy??174.51??0.93116.91?300.24(5)作样本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
H0:ρ=0,两变量无直线相关关系 H1:ρ≠0,两变量有直线相关关系 α=0.05
用查表法,将求出的r值与《实用卫生统计学》附表10的r界值表作比较,从而确定概率P值。由于在本题中自由度v=10-2=8,查表得知双侧r0.05/2(8)?0.632,由于r=0.93>0.632,故P<0.05,按α=0.05的水平,拒绝H0,接受H1,认为糖尿病人的血糖与胰岛素之间存在负的直线相关关系。
2.某市环境监测站测定了某交通点的汽车流量与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资料如下表,试以汽车流量为自变量x,二氧化氮浓度为因变量y,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汽车流量(辆/小时) 1300 1444 1652 1756 1200 1500 1476 1820 1060 二氧化氮浓度(mg/L) 0.066 0.076 0.170 0.156 0.040 0.120 0.129 0.135 0.029
解题过程:
(1)根据原始数据计算整理数据如下:
?x?13208
(2)计算L值 Lxx??y2?0.1151?x?19892352?xy?1445.1642?y?0.921?x2???x?2/n?508878.222222y?/n?93?Lxy??xyx????L??y?yn?0.0209 ??./5453yy
(3)计算回归系数和起点值
b?LxyLxx?93.5453?0.0001838508878.2222a?y?bx??0.1674 (4)列出回归方程为:
y??0.1674?0.0001838x? 此方程即为该效能点的汽车流量x对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y的定量表达式。
(5)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卫生统计学》第4次平时作业
得 分 批改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得 分 教师签名 1.关于现患病例,错误的一项为( A )。
A)调查时已死亡的病例 B)调查时检查出的全部病例 C)以前得病到调查时仍未愈者 D)检查出的新病例
2.某市为调查本月流感发病情况,选择n名居民为观察对象,观察期内有m发病,期中有q人曾被感染过两次,则期间流感的发病率为( C )。
A)m/n B)n/m C)(m+q)/n D)m/(n-q) 3.反映疾病预防效果的最好指标为( A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4.反映慢性病远期疗效的指标为( D? )。——生存率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5.反映人群死于某种疾病可能性的指标为( C )。 A)该病发病率 B)该病患病率 C)该病死亡率 D)该病病死率 6.反映病人死于某种疾病可能性指标为( D )。
A)该病发病率 B)该病患病率 C)该病死亡率 D)该病病死率 7.计算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分子是( B )。
A)某年平均人口数 B)某年内该病的新病例数
C)年内该病的现患人数 D)在各大医院接受诊治的该病患者数总和 8.不受年龄结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的死亡水平的指标是( C )。 A)粗死亡率 B)年龄别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死因别死亡率 9.计算某地区某年总死亡率,分母是( B )。 A)年内实际死亡人数 B)该年平均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 D)年末人口数 10.计算病死率的公式中,分母是( B )。 A)该病死亡人数 B)该病患者数
C)某地区平均人口数 D)某地死于各类疾病总人数 11.反映疾病频率常用的指标是( A )。P169
A)两周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慢性病患病率和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 B)两周患病率、两周卧床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卫生统计学作业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