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率有影响。为消除构成的影响,要按照统一标准构成对两个人群进行校正,使两个人群构成一致。这种选择统一构成,然后计算标准化率的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法。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需下面两个条件:(1)资料条件:已知实际人群的年龄 别(级)率,且各年龄组率无明显交叉;选择标准人群的年龄组人口数或构成比。
6.绘制统计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41-42
解答:统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统计指标。一张统计表只能有一个中心,项目的排列要合理。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其基本要求如下。
(1) 标题:要求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表的内容,必要时注明资料的时间、地点,写在表的上方(中央)。 (2) 标目:标目指明表内数字的含义,它分为横标目(主语作用)和纵标目(谓语作用),横标目放在表的左侧,
表明表内同一横行数字的含义,表明被研究的事物;纵标目用来表明表内同一纵列数字的含义,表示被研究事物的各项统计指标。标目的设计原则是符合逻辑,主谓分明、文字简明,纵标目应注明指标单位。
(3) 线条:对统计表线条的基本要求是力求简洁,除必须绘制的顶线、底线、标目线、(必要时可绘制总标目线、
合计线)之外,应尽量减少其它不必要的线条。
(4) 数字:基本要求是必须准确无误,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指标的数字的小数点位数应一致,位次对
齐。数字为“零”填写“0”,暂缺或未计录入“?”,无数字用“—”表示。
(5) 备注:(非必要结构)需要说明某一项目时用“*”标记,将备注写在表的底线下方。
得 分 批改人
五、计算分析题(共32分)
1.12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mg/dl)如下:222,142,136,212,129,207,172,150, 161,216,174,186,求均数和标准差。 (5分)
解答:
?x?222?142????174?186?2107
?x?2222?1422???1742?1862?381911
2?x?2107?175.58(mg/dl)x?n12
s?
?x2?(?x)2/nn?1381911?21072/12??32.97(mg/dl)12?1
2.某市10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20.0cm,标准差为4.80cm。问: (1)身高在110cm以下者占该地7岁男童的百分数?
(2)该地7岁男童身高的95%参考值范围?
(3)若一男童身高为135.0cm,怎样评价? (5分) 解答: (1)
u?x?x110?120???2.08s4.80 查表得:?(?2.08)?0.0188?1.88%,即身高在110cm以下者占该地7岁男童的1.88%。
.59,129.41) (2)x?1.96s?120?1.96?4.80?(110即该地7岁男童身高的95%参考值范围为(110.59cm,129.41cm)
(3)此男童身高为135cm,高于95%参考值范围上限,可认为该男童身高偏高。
3.甲乙两医院历年乳腺癌手术资料见表1,是否可以认为乙医院有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甲医院?
甲乙两医院历年乳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
腋下淋巴结转移 无 有 合计 病例数 45 710 755 甲医院 生存数 35 450 485 生存率 77.77 68.38 64.24 病例数 300 83 383 乙医院 生存数 215 42 257 生存率 71.67 50.60 67.10 (6分) 主要考察: 对象的总率受内部构成的影响——标准化
解答:不能认为乙医院有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甲医院。主要原因: (1)
从分组看: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 5年生存率甲医院大于乙医院(77.77%>71.67%),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组, 5年生存率甲医院也大于乙医院(68.38%>50.60%)。提示甲医院的5年生存率两个组均高于乙医院。
(2)
合计五年生存率出现乙医院高于甲医院,是由于乙医院观察病例中,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所占的比例(300/383*100%)明显高于甲医院观察病例中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所占的比例(45/755*100%)所致。即内部构成对总率的影响。
(3)
4.某妇产科医院拟分析畸形儿与母亲分娩年龄关系,将历年在医院分娩的畸形儿116例与其母亲的年龄进行了如下分析,据此得出结论:“母亲年龄在24-29岁时,最容易出生畸形儿。”
母亲年龄 畸形儿例数(%) 21 1 0.86 23 2 1.70 24 14 12.1 25 19 16.4 26 24 20.7 27 18 15.5 28 19 16.4 29 13 11.2 30及以上 要比较甲乙两所医院总的5年生存率,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内部构成对总生存率的影响。
合计 116 100.0 6 5.18 (6分)
其答题要点:该资料为构成比资料,计算医院分娩的116名畸形儿的母亲的年龄分布,在这些畸形儿中母亲年龄26岁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24-29(除26岁外)各年龄组。不能根据该资料得出“母亲年龄在24-29岁时,最容易生出畸形儿”的结论。若要回答哪个年龄组母亲容易生出畸形儿,需要收集各年龄母亲出生的新生儿数及畸形儿资料,计算各年龄组母亲的畸形儿发生率。
5.将以下文字叙述经整理后,绘制成统计表。
某县防疫部门在该地区不同年龄组的人群中,开展了某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并进行了下列调查:接种前,观察1920人的锡克试验反应情况:其中:幼儿园儿童144人,阳性37人;小学生1417人,阳性323人;中学生359人,阳性41人。接种后,抽取482人作为样本,其锡克试验反应情况为:幼儿园儿童101人,阳性21人;小学生145人,阳性22人;中学生236人,阳性15人。(5分)
6.某医生列出下表,分析中小学生近视性眼底改变(弧形斑眼底)与年级高低、视力不良程度的关系。请问该表有哪些不符合列表原则和要求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
视力不 良程度 近视眼人数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217 173 90 轻 弧形斑眼数 20 30 37 9.69 19.07 40.11 % 近视眼人数 143 157 78 中 弧形斑眼数 43 62 51 30.06 39.89 63.65 % 近视眼人数 60 121 70 重 弧形斑眼数 33 62 62 55.00 51.23 81.14 P<0.01 P<0.01 P<0.01 % 备 注 (5分)
原表存在以下不当 (1) 无标题
(2) “视力不良程度”纵标目标识内容不当 (3) 标的线条过于繁杂
(4) 纵标目“%”的含义不明确等
原表可修改为:
得 分 《卫生统计学》第2次平时作业
得 分 批改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教师签名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 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 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 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 A )。
A)个体变异 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 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随机抽取上海市区120名男孩作为样本,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20Kg,标准差0.50 Kg。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B )。
A)3.20±1.96×0.50 B)3.20±1.96×0.50/120 C)3.20±2.58×0.50 D)3.20±2.58×0.50/120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论述是正确的,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下的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的可能性是95%,即估计错误的概率是5% 7.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符合下列( A、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 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和n(1-p)大于5时 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 D)p±1.96sp 9.统计推断的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 B)假设检验 C)A和B答案均是 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 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设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设 C)检验假设包括无效假设和零假设 D)检验假设只有双侧的假设
11.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 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多大 C)两总体的均数是否相等 D)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多大 12.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 C )。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
13.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检验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是( B )。P88 A)只能用t检验 B)只能用u检验 C)t检验或u检验 D)方差分析
14.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时,不仅要求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而且要求( B A)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齐 B)两组数据方差齐 C)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D)两组数据的σ已知
15.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16.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D )。
A)配对设计的t检验中t值的分子是两样本均数之和 B)配对设计的t检验中t值的分子是差值的和 C)配对设计的t检验中t值的分母是差值的标准差 D)配对设计的t检验中t值的分母是差值均数的标准误
17.在比较完全随机设计两个小样本的均数时,需要(校正)t检验的情况是( A )。P69 A)两总体方差不等 B)两样本方差不等 C)两样本 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不等 18.假设检验时所犯的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B )。P76
A)n一定时,α减小则β减小 B)n一定时,α减小则β增大 C)α值改变与β值无关 D)n一定时,α减小则β不变
。 C )。P71公式判断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卫生统计学作业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