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对文章谈及的“六大重合”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6分)
A.横断山区。这里山谷相间,六条大江并行,具备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B.东女国女性文化。这一带弥漫着的女性文化是足以傲世的文化资源。
C.茶马古道。从古到今这里的茶、马、盐的贸易像网一样铺遍了这个横断山区。 D.康巴文化。这是中华民族里面最有代表性、历史最丰富的一支。
E.民国西康省。现为川滇藏大三角区,蕴藏了大量的历史、政治文化资源。 F.藏彝大走廊。这个走廊是民族迁移、分化、演变的一个大通道。
16.C D(C项文章并没有提及“从古到今” ,铺遍横断山区的是茶马古道,而不是贸易;D项文中没有提到中华文化。)(6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6分,多选此题不给分。)
17.下面是“我”对香格里拉的认识,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香格里拉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精神象征,“我”不断写文章讴歌它。 B.香格里拉具有生命和灵魂,只有贴近它,才能领略到它的气势与神韵。 C.藏族卓玛向“我”要钱的过程,使“我”感到失望,其后旅游兴致尽失。 D.进入香格里拉后,“我”没有了方向,不知道此后的旅程该如何安排。
17.B(3分。A项原文是“曾经只是”,而非“一直都是”,也没有谈及“不断”写文章的内容。C项原文是“情绪变坏”,但后来又恢复了好心情。D项原文说“我该如何去走呢”并不是实写的旅程的安排,而是作者表达内心迷惑的一种艺术手段。)
18.文章(三)的末尾写道:“香格里拉,你的神秘让我刚走近你就有点不知所措了。”“我”为什么会“不知所措”?(5分)
18.香格里拉是我心中的精神象征,令“我”向往,但卓玛的“收钱”,出乎我的意料,现实和理想产生冲突,“我”不知怎样去面对,所以不知所措。
(5分。“精神象征,令‘我’向往”2分;“现实和理想产生冲突”2分;“不知怎样去面对”1分。)
19.文章(三)的作者认为:世间的许多事物哪能一眼就能看透! 请你从这组文章中找出一个例子,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 19.(观点明确1分, 结合文本2分,分析3分。) 示例:
①希尔顿的小说描写了许多不能令人一眼看透的“谜”:为什么当地有这么多人超过百岁仍显年轻?为什么他们一旦离开就会衰老?为什么他们能说多国的语言??“不能一眼看透”才引起人们无限的神往和不断的追寻,文章(三)的作者道出了生活的哲理。
②文章(三)的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正如文章(二)所说的有关“香格里拉的标准也因为争论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变得混乱”那样,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影响,使有关“香格里拉”的真实所在及其特点至今仍扑朔迷离,未能让人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③我认为世间的许多事物不能一眼看透,如文中卓玛的年龄,作者凭直觉感到她的年龄与自己差不多。但实际上她只有十七岁,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多了。从表面凭直观的认识往往影响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而实际上,只有贴近事物,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
五、语言表达(2小题,9分)
6
下面是“活动写作”时某同学搜集到的关于广东文化的部分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完成20—21题。
有人认为古岭南条件恶劣,广东人的祖先深深意识到生存的艰难,因而讲究实在。文化名人胡野秋则认为,古岭南由于五岭阻隔,特殊的地理位臵使它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像其他地域那般根深蒂固,加上远儒性等文化特征,并没有成为人们的思想枷锁,儒家文化中注重形式等务虚的精神对广东人影响没有那么深。
在改革开放中,广东人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务实”因素发挥到极致,创造了“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先干后说”等低调处世原则。广东著名文艺批评家黄森林说:“区域文化中过于务实,就会导致狭隘、偏执,形成只看到脚下土地的短视。”
美国加州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于东部的经济体系,在文化上,相对于纽约、波士顿等来说,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具有加州气派的东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认为,广东要像美国的加州那样充满自信地在全国谋求特别的文化地位。
20.在交流会上,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述广东人“务实”文化的成因。(不超过50字)(4分) 20.【压缩、简明】(4分)
(1)生存条件恶劣,广东先人必须要“实在”;(2)远离中原,受儒家文化中重形式等务虚的影响少。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超字酌情扣分。]
21.请根据资料的有关内容,用一句话发表你对广东“务实”文化的评论。(5分) 21.【压缩、转换】(5分)
示例1:“务实”促进了广东的发展。 示例2:“务实”制约着广东的发展。
示例3:“务实”促进了广东的发展,也制约着广东的发展。 示例4:凭借“务实”,广东应该确立自己的文化地位。 [5分。结合资料观点内容2分,“一句话”1分,评论具体2分。
六、写作(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9月15日《重庆晚报》报道,某大学毕业生小蔡,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被公司取消录取资格!原来小蔡在400字的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
此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你就此事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2.时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立意及观点表述 分析:
第一:确定立意
(一)文题解读,学生在讨论和比较(学案中的立意)中学会概括中心事件的方法。 (二)借助由结果追溯因的方法准确审题。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落聘
第二步:找出原因:手写400字简历,错别字24个 (汉字书写错误问题)
7
悟出道理:要重视汉语书写
观点:重视汉语书写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 (三)确定立意的角度
1.从小蔡的角度——小蔡该不该落聘?
①小蔡该落聘:大学毕业生连最基本的母语书写都成问题,民族文化素养太低;提笔忘字现象太普遍,以此可引起社会重视。
②小蔡不该落聘: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汉字书写错误无大碍,主要是计算机、手机的大量使用造成的,何况她已复试、专业知识好。
③对小蔡落聘的辩证取向:人无完人,可以带着不足工作;知错改正,努力学习,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2.从招聘公司的角度:评价公司采取“拒聘”的举措。
①肯定招聘公司做法:重视传统文化,重视语言环境的净化;避免文字交流带来的损失。敲警钟,引起社会重视。文字更应该得到重视
②否定招聘公司的做法:招聘条件太苛刻;流失了一个业务人才,以字取人,本末倒置。
③辨证的评判招聘公司的做法:利弊兼存;面对信息的发展,要辩证对待;利大于弊的事情就值得做;何不招了进来再提高。
3.从事件——错别字(教育、科技等)角度 ①错别字应由谁来负责? ②提笔忘字谁之过?
③谁该为错别字泛滥现象负责? ④因错别字落聘引发的思考。
(四)圈画关键词,明确情感倾向,挑选最佳(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写作角度。 第二:立意深刻的方法:联想方式
1.由点到面:把该大学生写错字放到对其个人人生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去考虑,敲警钟,引发思考。
2.由表及里:大学生毕业生错别字多,实际上反映了我国本土语言文化教育的缺失,漠视传统语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断裂??
第三:明确如何用鲜明准确语句表达观点的方法 1.用鲜明准确语句表达观点的意义。 (一) 规范书写汉字的重要性
近日,报纸报道称:一应聘者因手写400字的简历中有24个错别字二被取消录取资格。对于这件事,我认为,该公司的做法是对的,应该规范汉字的书写,为什么要规范书写呢?
首先,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一种语言,身为中国人,写好汉字是理所当然的事?? 其次,不写错别字,规范好汉字的书写,对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有好处?? 还有,规范汉字的书写,也是当今社会的要求,??
针对这一事件折射的社会问题,我认为可以有以下的措施?? (二)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闪耀之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熟的沉淀。汉字是国家不可忘的国语,他是国家复兴的一把钥匙。忘记了汉字,何来的国家复兴。汉字绝对是中国在世界上最神秘、最美丽的遗产。我们要坚持记住汉字的每一笔顺序,继承并弘扬汉字。
8
2.明确组观点句的方法
用完整的句子: 主语+谓语+宾语 切入点: 针对重要性 明确谁的错 揭示危害性 揭示不良影响
借助标志性词语:我认为?? 要?? ??是?? 只有??才?? 不是?? 而是?? 虽然??但是??
9
2014学年度广东仲元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运用(3小题,9分)
1.B(读音为zhuì chuò/pēn pèn/zuō zhá)
2.A(安土重迁:安于本土,不远迁移。此处属望文生义。B.祸起萧墙:祸乱起于内部,用于此处正确。C.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D.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3.C(3分。A项语序不当,“有效的”不能修饰“一种”,应放在“降低”或“途径”之前。B项结构混乱,“本着省时、省力、省钱的原则”与“以省时、省力、省钱为原则”句式杂糅,只能取其中一种句式。D项搭配不当,“手机”与“必争之地”不能搭配,应在“手机”后加上“市场”。)
二、文言文阅读(6小题,18分) 4.A(3分。“授职”。)
5.C(3分。“却”,连词;后一句出自《师说》。 A项“因为”,连词/“来”,连词,出自《谏太宗十思疏》。B项“比”,介词/“从”,介词,出自《劝学》。D项“况且”,连词,/ “暂且”,连词,出自《孔雀东南飞》。)
6.D(3分。①赞颂晋武帝,表达感恩之情。④交代自己出仕蜀汉的目的。) 7.C(3分。援引朝廷“以孝治天下”,目的是申述自己的孤苦“特为尤甚”,并非要保全名节。) 8.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3分。错漏1~2处扣1分,错漏3处扣2分,错漏4处以上不得分。) 9.(3分)
答案: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张开眼睛就看个饱。 (3分。“得玩”1分,“举目”1分,“足”1分。) 三、积累与鉴赏(3小题,18分)
10. (1)谢:道歉;谢罪(2) 相:辅佐,帮助(3)甲:披上铠甲(4)少:稍 [4分。每小题1分。]
11.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6分。按小题计,答对一空给1分,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2.(1)孙权(孙仲谋)(2分) (2)杜甫的《登高》(2分) (3)示例:
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眺望,风光无限(但中原还是看不见)。表现了作者失去故土而又不能收复的悲愤之情。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广东仲元中学水平测试试卷(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