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 练习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会填。(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0.12=( )÷12 23.8÷0.34=( )÷34 15.2÷3.2=( )÷( ) 16.78÷0.46=( )÷(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完成10页的第1,2题 2.完成10页的第3. 4题 3.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四、达标检测 填一填
(1)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扩大到原来的( )倍。
21
(2)0.38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成整数。0。1368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成整数。
五、作业布臵: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五 练习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会填。(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57.3÷12.5=( )÷( ) 2.58÷0.034=( )÷(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完成11页的第7题 2.完成11页的第8、9题 3.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四、达标检测 填一填
计算1.106÷1.23时,先将除数1。23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使它变成( ),再将被除数1。106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 )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2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五、作业布臵: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六 人民币兑换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查找资料(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 ) 元 1美元兑换人民币 ( ) 元 1欧元兑换人民币 ( ) 元 100泰铢兑换人民币 ( ) 元 1( )兑换人民币 ( ) 元 1( )兑换人民币 ( ) 元
2、试着完成课本第67页试一试。 小组内交流。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根据人民币兑换情景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课题,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根据人民币兑换,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3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如何求积的近似值。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四、点拨升华
提示: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六、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68页第1题。 2、完成课本第68页第4题。 七、知识拓展、
填一填 : 保留整数 精确到0.1 精确到百分之一 0.9999 ( ) ( ) ( ) 12.009 ( ) ( ) ( ) 小组内交流完成。
八、作业布臵:教材第68页“练一练”的第2、3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在学生自己独立的自学、质疑,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同时总结了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然后经过边欣赏美景边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进一步的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也能熟练的求出积和商的近似值。最后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再采用四舍五入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要灵活,不能一个模式来套用。既及时渗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意识,又使学生增长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能力。
24
课题七 除得尽吗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你往下除,会发现什么规律? 20÷6 18.8÷22 学生独立做,小组合作完成。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根据谁爬得快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探究新知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一) 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二)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规律。
小组
合作,引导学生展示,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