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章 地貌与地质遗迹评价

嶂石岩地区在4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地层、构造、沉积、地貌等多项地质遗迹,其中最为典型,也最引人瞩目的有嶂石岩地貌,长城系砂岩中的沉积构造,喀斯特地貌及河流、重力地貌等。由于这些地质遗迹分布非常集中,类型众多,且有些十分典型、完整,所以,可以将嶂石岩地区称为地质遗迹的天然博物馆,而其身为嶂石岩地貌命名地,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而且,嶂石岩又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锦”引人入胜,故其还具有极高的游览观光价值。

2.1景观整体评价

2.1.1地学科学研究价值很大

(1)嶂石岩记录了太行山地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第三纪以来的地貌演化和山体第四纪以来的强烈抬升。

嶂石岩地区地处山西中台隆与华北断坳两大地质单元的交接地带,也是我国东部两大地貌阶梯的过渡带。保存完好的山顶夷平面,山麓剥蚀面以及多级河流阶地面是研究华北山地地文期和地貌发育史的良好素材,通过地文期的研究,对恢复和重建亚洲东部地貌发育史具有很大价值。发育于嶂石岩地区的三级大陡崖相对高度达600-800m,一面红色大墙成为记载太行山第四纪强烈抬升的历史丰碑。

(2)嶂石岩地貌个性明显,各地貌体的空间组合揭示出嶂石岩地貌独特的发育模式。

嶂石岩地貌以其延续不断的丹崖长墙,相连成套的“Ω”形嶂谷以及棱角鲜明的块状造形使其以“壮”和“几何形状的自相似性(包括正、负地貌)”使之与国内其它砂岩地貌如丹霞地貌和张家界地貌形成明显的不同。因而郭康先生将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而嶂石岩地区正是嶂石岩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点,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因而本区具有地貌科学的学术与纪念意义。而且,嶂石岩地貌不同类型的地貌体在本区不同地点的组合还反映出了嶂石岩地貌不同的发育阶段,根据地貌组合的空间分布还可以恢复嶂石岩地貌的发育历史。其中,长崖、栈、裂隙谷、隘谷、崖廊的组合标志着嶂石岩地貌发育的幼年期;断墙、方山、“Ω”嶂谷、“V”形谷的组合标着嶂石岩地貌发育的青年期;台柱、塔峰“U”形谷的组合标着嶂石岩地

16

貌发育的壮年期;而残丘、垴、山麓剥蚀面、块石堆则标志着嶂石岩地貌发育的老年期。

(3)嶂石岩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砂岩中发育有类型齐全、形态典型、保存完好的层理与层面构造,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所罕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嶂石岩地区厚达400余米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中保留着系统的海岸潮滩沉积相地层,砂岩与泥岩交互,其中广泛发育波痕、流痕、泥裂、冲刷痕等多种层面构造及斜层埋、槽状层理、平行层理及水平层理等层理构造,具典型的潮间带滩地结构和河口三角洲沉积结构,其记录了距今大约18亿年-5亿年前中朝准地台盖层发育时期海陆过渡带的地理环境变化历史及许多地质科学信息,一系列标准沉积地层特征标志明显、量大、集中,具极高的科学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构造形迹典型,且与地貌表现相匹配,成为研究、考察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关系的理想场所。

嶂石岩地区的地质构造形迹包括地质剖面、断裂、节理、褶皱等。其中发育完好的有大天梯处的N12°W走向的断层,喀斯特洞穴处的N25°W向断层以及N5°W向与N73°E向节理组成的共轭节理以及小天梯等处的节理密集带等。其中大天梯处的断裂规模较大,具有断层构造的所有要素,包括断层面、擦痕、阶步、断层角砾岩等,该断层使不同层位的地层接触,其断层崖被甸子梁期夷平面削平,故可判断其为渐新世就停止活动的老断层。而溶洞断层则对溶洞走向及在两断层交汇处发育洞穴大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位于甸子梁期夷平面上的落水洞走向也受该组断裂控制。而嶂石岩地貌的一些巷谷、方山、塔柱的展布与外形更是受到断裂与节理的控制,障谷的发育速度与规模更是与节理的密度有关。嶂石岩地区的构造对地貌的控制作用还包括河流的流向与河床形态等。如互相垂直的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组构造线使槐河在过道窑至生地2km河段内产生4次90°转弯。因此,可以说“构造是地貌发育的前提”在嶂石岩地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四级河流阶地分别对应的四个裂点在如此小的区域内一一匹配也为野外所罕见。

总之,由于嶂石岩地貌的典型性及长城系砂岩沉积构造的系列与完整性以及地质构造、岩性与地貌的完美匹配,使得嶂石岩地区具有极高的地质、地貌科学价值。

17

2.1.2地学知识普及的理想场所

嶂石岩地区的地貌、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以及多种地质遗迹的集中分布使本区具有地质学多种学科的科普价值,它是人们了解地貌、构造、岩性的理想地区。而且其位于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其交通、参观、游览及食宿均很方便。其众多的地质遗迹和良好的植被覆盖及夏季(暑假)凉爽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理想的地学科普场所,也是中、小学生地质夏令营及大、中院校的地质、地貌、植物教学实习的良好去处。

2.1.3游览观光价值很高

(1)丹崖长墙,横贯天际;万丈红崚,绿栈镶嵌――壮观 嶂石岩三级陡崖相对高度近800m,游人到此,仰望山体,陡崖耸立,崖顶的视角达80°,第一感觉是山之雄伟。这里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的岩壁,如同是巨大的屏风,竖立于天际,尤其是在晴日早晨,旭日初照,丹霞赤壁,格外耀目;崖间栈阶,林灌丛生,如一绿带镶于岩壁,其景瑰丽中带伟壮之美。明代诗人乔宇称赞其为:丹崖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置身嶂石岩景区,犹如坐在宽银幕前的第一排座位上。而乘缆车上山,更是如同观看立体电影,红崖、绿栈扑面而来??。

(2)“Ω”形嶂谷连环成套,回音弧壁天工巧成――幽奥

嶂石岩地貌中的“Ω”形嶂谷,在平面上呈弧形或半圆形,在垂直上崖壁则为崖顶向外突出的悬空状丹崖,高度多在百米以上。因其酷似希腊字母的“Ω”而得名。游人至此,三面环壁,犹如进入瓮中。这种嶂谷,往往相连成套,且因适宜的弧度和高大岩壁的合适匹配而使其回音效果极佳。列入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即为一大型“Ω”形套谷。在一条短小支沟的沟头,却发育成半径达50米以上,崖高达百米以上的巨大嶂谷,着实令人称绝。而夏天晴日,来自崖上的细流,从崖顶向谷中散落,如“云崖撒珠”,似“晴天飞雨”,而冻凌背处的“玉瀑落湖”冬天则形成贯穿全崖高逾40米的冻凌玉柱,更使人留恋忘返。

(3)塔柱峰石,棱角鲜明,垂直岩缝,形如斧劈――奇特 嶂石岩地区的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岩性坚硬,层理分明,产状平缓,且多为中厚层,N355W向和N73E向共轭节理十分发育,故“块状”崩塌或峰石造型格外醒目,有的块石象“魔方”一样,虽已与基岩分开,但仍如“积木”似地叠压在一起,靠在基岩陡壁上。而一些

18

造型峰丛、塔石更是造型线条刚直,棱角鲜明。沿节理密集带发育的横切沟谷,甚至一些河床,更是两壁陡直,形如刀切,有些宽度仅有1米或数米的横切沟谷长达数百米,沟深达数十米,如“通天缝”、“三秀峡”、“情人峡”等。许多石缝被前人开凿为盘上陡崖的登山之路,游人至此,如在高楼夹立的小巷中,身处奥境,令人称奇。嶂石岩地貌中巨型岩壁、大型套谷及发育各个阶段的奇峰怪石造型地貌及幽深的裂缝等均给游人奇特、壮观、幽奥之感,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1.4 公园开发潜力巨大

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潜力巨大,主要表现下列两个方面: (1)旅游开发

嶂石岩近十几年旅游开发仅限于公园南部旅游开发规划中所说的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其北部除黄庄(自然村)西部山段旅游开发刚起步之外,其余部分还是“处女地”。公园北半部,山峰虽没核心区高,植被也稍差一些,但也有不少奇峰怪石造型地貌及岩洞、泉水、幽谷等景观,为今后旅游开发的扩延和深入提供了后备旅游资源。 就旅游开发的“核心区”而言,当前游客主要集中于圆通寺和纸糊套两处,九女峰和冻凌背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景观各有特色,其潜力很大,游人在当前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可以安排四日游、五日游等。 从旅游项目上看,当前除观光、野游、避暑、度假之外,其它一些诸如地学科普、森林生态、河道漂流、攀岩等旅游项目开发潜力也很大。

(2)地学开发

正如前述,嶂石岩地貌独特及地质遗迹丰富典型,是太行山中段难得的一处地貌、地质等天然地学知识“展览馆”,在当前旅游步道上随时可见到一些典型的地学观察点(地貌景观、地质遗迹形象),如环谷回音景区由槐泉寺到回音壁半途的“鱼石画屏”,实为一崩塌巨石,层面恰好壁立,其上有多种砂层面沉积构造类型,如各种波痕、干裂,大小不一,奇巧的是干裂纹组成了孔雀、牛头等图形,游人到此惊叹称奇。嶂石岩旅游除观赏外,地学知识普及旅游应是主要内容之一,在地质公园规划中要设计地学旅游路线,这是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目的之一。地学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其开发潜力巨大,前途看好。

2.2地貌与地质质遣迹景观等级划分与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地质环境司编制的《中国国家地同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年11月)关于地质景观的等

19

级划分与评价因子的规定,考察组对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122处主要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等级划分与评价(见表2—6)。等级划分与评价因子见《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17—20页有关内容。

2.2.1嶂石岩地貌及地质遗迹分类

嶂石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依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2002)地质遗迹(景观)分类系统,对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进行分类,可分为6个主类,12个亚类(表2),占总主类的86%,总亚类的30%。

典型地质剖面和地质地貌景观是嶂石岩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其中嶂石岩地貌具有丰富科研与观赏价值的地貌类型。

表2 嶂石岩地质公园主要地质地貌景观分类表 序号 主类 亚类 实例 1、长城系赵家庄组常州沟组剖面(一线天—三栈)。 2、寒武系剖面(三栈—顶栈) 华北地台双层结构:仙人洞东、半月湖北中元古界长城系与下元古界甘陶河群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 典型地质Ⅰ 剖面 地质构造剖面 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回音壁底部长城系常州沟组和赵家庄组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索道上站古生界寒武系与中元古界长城系平行不整合。 构造变形遗迹:褶皱构造—北日峰南崖张夏组波状褶皱,半月湖北侧甘陶河群复背斜;断层—大天梯;典型节理—二栈崖前石英岩多处节理密集带节理发育。 沉积岩剖面 古生物景Ⅱ 观 古生物化石保存地 长城系常州沟组红色石英岩沉积岩构造遗迹 三叶虫化石:顶栈崖底寒武系张夏组。 叠层石(藻类化石):北日峰、大天梯寒武系张夏组。 疑似化石:长城系泥质砂岩不规则充填物。 溶沟:溶蚀壁槽;溶蚀凹坑;溶洞(佛光洞、黄龙洞);落水洞(顶栈顶部);孤峰;峰丛;石钟乳;石笋。 连绵不断比高可达500-700米的三级大崖壁;方山;堡状岩墙;石柱;排峰;岩茬;岩洞;岩廊;裂隙谷;地层剖面 Ⅲ 地质、地貌景观 嶂石岩地貌 岩溶地貌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4)在线全文阅读。

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002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