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通过中西方国家的安全专业的对比,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安全科学方法论的教学远远多于工程技术教学内容,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课、工程安全课程设置得过于广泛,旨在使学生掌握或有侧重地掌握各种工程技术及相应的安全技术,以便主要用工程技术、次要用管理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安全科学方法论课程设置得较少,医学、理学类课程几乎没有。此外,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绝大多数设置在各个高校的工程类学院内,因此降低了课程设置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

所以在目前的专业教育方案中加强安全科学方法论(俗称“大安全” )教学、在课程方案中设置大量的通用安全科学课程、设置少量行业背景科技和行业安全课程,并辅之以一定比例的医学、心理学类课程,使学生重点掌握通用安全科学技术方法知识,掌握安全管理的有关技能。对提高我国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伦理将成为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竞争力[13]”,安全伦理道德教育将在安全专业教育中备受关注。安全伦理教育将在实质性课程体系中发挥愈来愈大的应有作用,如可以单独开设安全工程伦理课程,还可以将安全伦理课程与其他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整合起来开设;甚至可以在各科的教学层面上挖掘安全伦理素养因子,以培养高素质、高责任感的安全工程专业人员。总之,安全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科学领域,工程技术手段仅是一个方面,应该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经验。

4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前景展望

4.1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安全工程专业虽然在我国早已有所发展,但人们真正认识安全专业还要从近几年开始,特别是从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安全工程专业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这之前,甚至有一些企业根本不知道安全工程专业的存在,安全管理停留在经验型的水平上,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去向有限,大多被分配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或矿山从事安全工作。

近年来,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首选去向,如国有建筑、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企业等。根据2003年对北京、上海地区的统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有1/4当上了公务员(国家管理部门、评估机构、保险、监察等);1/3考上研究生;1/3企业安全管理(安全顾问、安全工程师、安全律师);1/4设计、研究、教学部门(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评价);还有一少部分选择了其他去向。明显的,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安全事业的发展,各个行业都急需要安全工程的专业人才。还有一些安全评价、安全咨询等安全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大量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国家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下,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的挑战将继续扩大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的安全人员的需求。

-- 16 --

总的来说,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可观的,但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和就业质量还不能盲目乐观,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仍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是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法》,使企业和组织自觉地设立安全工程师的岗位和吸纳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而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行为的力度。

4.2 我国的安全队伍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设立矿山通风与安全、工业安全技术等安全类专业以来,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和安全工程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立了安全工程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三级学位教育体系,发展到百余所院校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招生量达到近6000人。但是这个数据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队安全专业人员的需求的。

根据对全国50个企业抽样调查,安全岗位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仅占16.10%,虽然比10年前的7.6%翻了一番,但整体学历水平仍然较低,且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更是少之又少,不足安全岗位从业人员的1.6%[14]。

就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2010年实现明显好转,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即安全生产实现根本好转的安全小康要求,需要在安全理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顿,安全的管理、装备和培训,安全法规,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等,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都需要加倍努力工作,需要大量的安全生产监管和从业人员。从2007年国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汇总材料提供的数据看,仅高危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全国就有308万个,加上其它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政府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社会各类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等,需要安全人才的数量大的惊人,即使是再保守估计,要满足实现2020年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战略目标,全国安全队伍应达到千万人以上。如果我国不大力的发展安全工程教育,仅以6000毕业生/年的进度培养学生,在2020年,既未来11年中,也就能培养出66000人,不足整个安全队伍的0.66%,与我国需求的安全人才专业队伍极不相称。

因此,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展,是安全工程教育的发展。安全工程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安全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能处理安全技术问题,还应掌握管理、组织、经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的实施,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要求更高,知识面更广。正如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现有安全专业人员的素质与社会发展要求很不适应。安全专业的教学目标应是面向21世纪,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知识水平宽深结合,具有综合素质的通才教育。”面对这种形势,一方面要提高现有学校安全工程教育的招生规模并改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支持鼓励更多的高校开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培育更多的安全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安全工程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 17 --

4.3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最近几年,设置安全专业教育的高校数量直线上升,体现了我国安全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之势,但显然还不能满足我国安全生产的需求。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安全与工程安全专业的关系

大安全是指无行业背景的通用安全,主要研究安全科学的理论、安全原理与安全管理技术。工程安全(或行业安全)是以行业为基础的技术型安全专业。两者都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方向,两者的关系是互融的。大安全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国际人才培养的理念,学生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可适应多领域就业,尤其在继续升学深造上有更多的优势,但与当前国内各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近期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工程安全模式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需要,但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如何合理地处理这一关系,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将大安全培养模式与工程安全培养模式相结合,以安全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为主体,以行业安全技术为依托,既要有安全科学理论、原理的研究,又要有安全技术与管理的研究。

(2)安全工程专业设置的全面性

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充分扩大专业口径,在精深上扩大知识面。即应系统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使其具有安全管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要与采矿、冶金、建筑、机械、电气、化工、交通、环境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有机结合,更新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实现优化配置,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

(3)安全工程应与国际接轨

积极应对WTO挑战,开设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ISO18000)以及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认证规范的课程,满足行政、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4)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国内各院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历史大都不太长,普遍带有行业特点,许多课程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应针对安全科学知识结构的特点,进行一些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编制出一套规范的合乎学科发展规律的教材,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反映本学科特色,又要体现国家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15]。

-- 18 --

5 结论

我国高等院校安全专业教育是作为培养从事安全工作人才的主要途径,已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安全工程的专门人才。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的现状,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必须得到重视。同时,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理论,人类对安全的需要是仅次于温饱需要的最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和安全将越来越重视,安全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题,作为培养安全类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任重而道远[16]。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就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问题有以下结论:

(1)尽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市场发展还不平衡,目前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2)虽然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数正在快速增加,招生人数也在随之增多,但就目前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今后几年里,应根据社会需要适当的扩大招生规模。

(3)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安全的教学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事故,安全科学技术呈现出工程、行为科学、健康和系统化管理(组织整体的安全行为)四个大的研究领域[17,18]。课程教学方案要基本可以满足毕业生从事这四个安全领域业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需求。

(4)现代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既不能太“专”,也不能太“泛”,这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矛盾[19]。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采用模块组合式课程设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5)各高校应增强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冯长根,胡秀峰.2002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综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3(3):68~73

-- 19 --

[3] 何学秋等主编.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1~6

[4]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Safety Engineers Foundation and the Board of Certified Safety Professionals. Career Guide to the Safety Profession. ( Third Edition).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1~2

[5] 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规范.http://anquan.usth.net.cn/uploadfile/doc/2007-5/2007523163833266.doc,2005-11-5 [6] 傅贵,于妍妍.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39-41

[7] 陈国华,黄华养. 发展《安全工程》本科教育 培养跨世纪安全工程人才[C].第十五届全国高校通风与安全(安全工程)年会论文.362~364

[8] Heinrich W H, Peterson D, Roos N.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Book Company(5th ) ,1980

[9] Fayol H. 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D]. Pitman London, 1949

[10] 赵国云,黄德镛.试论本质安全人的确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 (1):95-97 [11] 许江,鲜学福,司鹄.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 (4):16-19

[12] 赵丽丽,李振明,王露颖.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分析.会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杭州,2007.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82~286 [13] Joseph R .Herkert, Continuing and Emerging Issues i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 EB /OL ] , http//: www. nae. edu /nae /bridgecom. nsf /weblinks/MKEZ - 5F7SA4? Open Document, 2006-07-16

[14] 张宝明.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推进我国安全工程教育事业发展.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http://www.cosha.org.cn/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94,2008-7-18 [15] 张人伟,蒋曙光.二十一世纪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探讨.煤炭高等教育,2002(4):61-62 [16] 汪永高,刘开南,牛金成.安全科技人才学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2(3):58-60

[17] Adams SJ. The Emerging Management School of Safety-SH&E professionals must develop business skills to succeed[J] . Professional Safety, 2003, 34(9). 18~21 [18] Peterson D. Safety Management – 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J] . Professional Safety, 2000, 32(1). 16~19

[19] 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69-72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4)在线全文阅读。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82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