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①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②、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③、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教授法、谈话法(提问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④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音乐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35分)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组歌是由一些内容上互相联系着 歌曲 组成的 大型声乐 套曲。 2、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至今有 200 多年历史. 以 二黄 、 西皮 为主要唱腔。 3、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选自由 普契尼 作曲的歌剧《 图兰多 》。 4、 东不拉 是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而 马头琴 是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 5、 序曲 是将歌剧中主要音乐主题联缀在一起,使观众对歌剧主要内容预先在听觉上有所感受,它是歌剧的开场音乐。 6、中国现代歌剧的发展史可以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黎锦晖 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聂耳 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算起。 7、《沃尔·塔瓦河》是捷克著名作家斯美塔那于晚年创作的标题交响诗套曲《 我的祖国 》中的第二乐章。 8、 交响曲 是一种大型器乐体裁,它是指富有深刻思想内容、结构形成严谨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并用奏鸣曲写成的大型器乐套曲。 9、 彝族舞曲 是王惠然以云南彝族民间音乐为主要素材编写而成的琵琶独奏曲。 10、 《江河水》 原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民间乐曲,后由二胡演奏家黄海怀将它改编为二胡独奏曲,在1960年参加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之后,成为二胡演奏家们经常演出的曲目。 11、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作巩固,又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称之为 离调 。 12、在音乐作品中,由一个调过渡到另一个调,并在新调上结束音乐段落,称之为 转调 。 13、常见的五声调式转调手法主要有 清角为宫 和变宫为角两种。 14、近关系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两调之间的 共同 和弦较多。 15、 《怒吼吧黄河》 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也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48分,正确地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9
11111110 1 2 3 4 5 6
× √ √ √ × × × √ 111222227 8 9 0 1 2 3 4 × √ × √ × √ × × 222223335 6 7 8 9 0 1 2
√ × √ × √ √ √ √
1、次中音谱表下第五线的音是大字组的A。
2、四拍子、六拍子、九拍子和十一拍子都是复拍子。 3、将音程“G—B”扩大为倍增音程的方法共有三种。 4、一切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都是变化音程。 5、小九度转位成两个八度以内的复音程后是大十四度。 6、减三和弦第二转位的音程结构是小三度加增四度。 7、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8、多利亚调式与雅乐羽调式的音阶结构不相同。 9、#D角调式与#C商调式不是同宫系统调。
10、F羽调式与F商调式既是同主音调关系也是近关系调关系。
11、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取材于内蒙古、山西一带的民歌《城墙上跑马》。
12、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浙江的民族器乐小合奏形式,旋律流畅、清新优美,富有江南色彩。如:《紫竹调》。
13、优秀的古琴曲《阳春白雪》,是由民间曲牌《八板》发展而成,它以清新、快捷的旋律和节奏,描绘了冬去春来万物生辉的初春景象。
1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出生于香港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在太阳山上》、《神圣之战》交响曲等。 15、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的是王国维。
16、格里格是挪威著名的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在霍尔贝格时期》,《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曲》等。
17、福斯特创作的歌曲《美丽的梦神》是英国歌曲。
18、张寒晖(1902—1964)现代作曲家,他创作了《松花江上》《游击兵》等50多首歌曲, 其中以《松花江上》流传最为广泛。
19、刘天华,江苏江阴人,在民族器乐创作,演奏和音乐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作有《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歌舞引》等二胡曲。
20、格什文(1898—1937)美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以及歌剧《波吉与贝丝》等。
21、贝多芬的作品27之二《#c小调(月光)奏鸣曲》作于1801年,此曲常被人们称为《月光奏鸣曲》,作者试图用音乐表现人们对月光的赞美。
22、《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小曲是用变奏曲式写成的。它不仅曲调优美动人,而且带有一种虔诚和质朴的感情。
23、《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几首声乐曲中的一首,该作品从体裁的角度来讲,带有明显的变奏曲式特点。
24、贝多芬25岁时所作的《G大调小步舞曲》,按常规采用3/8拍子,其节奏平稳,旋律风格典雅、明快、轻巧,带有17、18世纪法国贵族的生活气息。
25、《G大调弦乐小夜曲》创作于1787年,是莫扎特所写的13首小夜曲中最有代表性、最受人
们欢迎的一首,也是器乐小夜曲的典范之作。
26、《船歌》就是船工在船上所唱的歌,该形式的作品一般都是声乐作品。 27、曲牌俗称“牌子”,是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 28、苏州弹词有“江南明珠”之称,主要流行于江苏、上海、湖南等地,影响波及全国。 29、京韵大鼓是大鼓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原称京音大鼓,是清朝末年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鼓书。
30、清唱剧是大型声乐作品范畴中的一种声乐体裁,是介乎于歌剧和大合唱(康塔塔)之间的一种多乐章大型套曲。
31、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是刘半农旅居英国伦敦时写成的,歌曲中的“他”字可理解为“男的他,女的她,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
32、《春江花月夜》由十个段落组成,除第十段“尾声”外,其余九段都冠有充满诗意的四字句标题,引导人们产生联想。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
1 2 3 4 5 6 7 8 9
0 B A C D A DA A A B
1、B羽调的主音是:
A、bA B、B C、bB D、A 2、在和声小调中,小七和弦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音乐教师基本功试题(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