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切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1.5 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⑴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可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⑵保护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必须良好,各项绝缘指标达到规定值;电气设备及其相连机械设备的金属部分必须采取保护性接零或措施,挂好接地装置示意牌;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欧姆。

3.1.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1.7现场内各种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

3.1.8防触电措施

⑴施工用电实行三级漏电配电,施工电缆线按规定架空铺设。

⑵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具额定漏电电流应不小于30mA,额定漏电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能大于0.10s。

⑶保护零线按规定作好重复接地。 ⑷气焊作业双线到位。

⑸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非电工人员不得拆改电器、电源,电工人员必须执证上岗。

⑹电工定期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气事故隐患,尤其在雨季。 ⑺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严禁用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件上;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防雷设施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检测;变、配电室不应使用易燃的建筑材料,门向外开,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防水、防漏和通风良好的要求。 3.2机械设备安全保护措施

3.2.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2.2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齐全可靠。 3.2.3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应按规定保持距离。 3.2.4作业时,机械停放应尽可能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应灵敏可靠。 3.2.5电缆线应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

- 21 -

3.2.6各类机械应持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牌。每天开工前,应对施工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在施工生产中,司机要按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7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3.2.8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3.3预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护措施

3.3.1为防止高边坡开挖出现坍塌和滑坡事故,制定防护措施,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开挖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对地质有出入的应联系设计部门进行相应设计修改。

3.3.2充分考虑季节性气候对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 3.3.3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3.3.4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对不稳定的边坡采取开挖和防护相结合,避免开挖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3.3.5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3.3.6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对违反高边坡施工安全的各种行为必须严加惩处。 4、应急救援预案

4.1安全救援预案的组织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并成立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 组 长: 生产副经理 现场组长: 专职安全员 后勤组组长:物资保障部 救护医院: 120 抢险电话:110 119

管线抢险电话:天然气: 自来水: 电信:10000

4.2应急预案汇报程序(应急救援流程图)

- 22 -

工作时间 报告人 内部报警 报告人 外部通报 非工作时间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应急救援小组 指示 确认 外部报警 消防:119 匪警:110 交通:122 救护:120 应急救援预案检验评价、修改 救援小组领导 部门(项目) 事故现场 应急救援 4.3紧急处理措施

4.3.1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政府有关部门 结果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将伤者置于木板上,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联系医院进行抢救或救治。

4.3.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机械事故,应立即切断机械电源,将伤者移离机械设备,困难时拨打119,求 助消防部门;同时联系医院进行抢救或救治。 4.3.3边坡变形应急处理:

发现边坡变形或出现险情,立即按预案汇报程序汇报。同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地勘查看现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及方案。

4.3.4坍塌事故应急处置

- 23 -

⑴坍塌事故发生后,安排专人及时切断通往事故现场的所有通道,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中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⑵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

⑶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⑷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高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通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⑸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⑹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⑺伤员抢救立即与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⑻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⑼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⑽事故发生后,立即按预案汇报程序进行汇报,同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地勘查看现场,共同研究抢险后的后续处理措施及方案。 5、监控监测

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防护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5.1监测内容

施工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本工程监测内容如下: 5.1.1边坡坡顶水平位移;

5.1.2边坡坡顶周边地表沉降及变形观测;③护坡位移与变形。④周边设施、地下管线、

- 24 -

高压电杆等变形观测。

5.2 观测方法 5.2.1人员肉眼巡检

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地表水渗透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支护结构的失稳、临近建筑物裂缝、地下管线破损及各种变形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及安全员每天进行巡检,巡检人员三班制,每三小时需对现场及周边边坡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在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点上设置人员巡检观测点。

岗位 巡视员 现场负责人 兼职安全员 5.2.2仪器观测 ⑴沉降观测

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坡面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

⑵水平位移观测

采用精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

5.3观测精度

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n)1/2。

5.4观测点设置

5.4.1测量控制点在距边坡20~30米、马道等相对稳定地方沿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并用水泥桩固定;

5.4.2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坡顶适当位置每间隔20-25m设置一个位移及变形观测点,以监测位移与变形情况;点位用水泥钉固定;

5.4.3边坡坡顶地表位置设置地表沉降观测点,周边地表沉降及变形观测标志在边坡坡顶线以外2m处设置,水平间距均为20~30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

- 25 -

巡检时间 0:00-8:00 8:00-16:00 16:00-24:00 联系电话 备注

征点的地方。

5.5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 5.5.1观测频度

⑴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边坡开挖开始观测,边坡开挖完成2个月后结束,土方开挖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2~3次,并做好记录;

⑵设专人(程绍峰)并使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变形情况,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变形情况;

⑶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 5.5.2成果分析

⑴分阶段每隔5天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并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

⑵对绘制图形及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及是否趋于稳定,并和甲方共同确定是否需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⑶位移及沉降控制允许值:沉降速度小于0.15mm/d,总位移不大于20mm,总沉降不大于20mm;地表沉降速度小于O.15 mm/d,总沉降不大于15 mm,监控与量测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则采取措施加固挡土墙。

5.6观测汇报程序

每次观测结束后,观测人员认真填写观测记录,当天将资料上报技术负责人签字,次日上报监理部。

如观测结果异常,观测人员必须立即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接报后需立即赶赴现场查看,查找原因,采取应急措施或临时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汇报监理、业主,必要时联系设计及地勘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六、劳动力计划

特种作业人员(如专职安全员、机械操作人员等)持证上岗。

充足配套高素质的劳动力投入,是本工程施工速度、质量、按计划完成的保证,本分部工程劳动力计划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统一安排协调。

未尽事宜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

- 2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切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5)在线全文阅读。

高切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3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