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李长路走马岭至卫东段改造工程
K12+720 — K14+300
高切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编制单位:凉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10月8日
i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 3 - 1、边坡工程概况 ........................................................ - 3 - 2、施工平面布置 ........................................................ - 3 - 3、施工要求 ............................................................ - 4 - 4、技术保证条件 ........................................................ - 5 - 二、编制的依据 ........................................................... - 6 - 三、 施工计划 ............................................................ - 6 - 1、施工总进度计划 ...................................................... - 6 - 2、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 .................................................. - 7 - 3、材料需要量计划 ...................................................... - 7 - 四、 施工工艺技术 ........................................................ - 7 - 1、工艺流程 ............................................................ - 7 - 2、施工方法 ............................................................ - 7 - 3、检查验收 ........................................................... - 13 - 五、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 13 - 1、质量组织保障 ....................................................... - 13 - 2、安全组织保障 ....................................................... - 15 - 3、技术措施 ........................................................... - 20 - 4、应急救援预案 ....................................................... - 22 - 5、监控监测 ........................................................... - 24 - 六、劳动力计划 .......................................................... - 26 -
- 2 -
一、工程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长寿区李长路走马岭至卫东段改建工程 2)、项目建设地址: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 3)、项目业主:重庆市长寿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规划县道长寿区境内的卫东至走马岭段,项目路线起于规划县道与涪陵交界处,经永丰村,运输桥,邓家湾,终于走马岭加油站,由现状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约6米的四级公路升级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30Km/h,路基宽度7.5m路线全长15.297km。其中K8+637.367-K11+441为已实施路段,本次改建路线桩号为K0+000~K8+637.367和K11+441~K15+297.083段,改建路线总长12.493km,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沥青砼路面;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公路路基、路面、涵洞、交通安全设施等;全线旧桥利用一座,运输桥桥长120m,其中K12+697.00-K12+767.00、K14+260.00-K14+330.00段山高坡陡,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危险点,对此我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高切坡专项方案,以指导现场施工。
1.2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内。属浅丘剥蚀地貌,地形较平坦。路线经过地段多为农田和耕地,次为斜坡。总体地形起点较低,终点较高。
全路线地形坡度较缓,一般地形坡度5~20°,局部地形坡度大于70°或呈陡坎状,场地最高点高程为130m左右,场地最低点高程为330m左右,相对高差为200m。其中K12+720~K14+300段局部高切坡高度达到30米属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也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重点,为此我司制定了切实可行专项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2、施工平面布置
2.1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在合理的位置布置生产临时设施、生活临时设施、临时道路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
2.2 施工总平面管理
2.2.1 有计划地组织现场平面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由项目主管负责,责任到人,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2.2.2 项目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现场办公室内布置工程进度计划图表、劳动
- 3 -
力调配、晴雨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规划表、管理机构图等图表。
2.2.3 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真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对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2.2.4 平面布置图见下
3、施工要求
3.1边坡施工要求
3.1.1整个边坡治理过程中,应有计划分步骤、按秩序进行。由于现有山体呈岩石陡坡,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浇筑施工时由下到上,并分段进行。
3.1.2作好地形测量,确定开挖范围,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范围、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核对。
3.1.3由于挖方边坡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精确控制坡口桩位置,测量组放出坡口桩后,现场施工员再进行逐桩复核,做好桩位的保护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因桩志破坏导致边坡错位。
3.1.4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开挖截水沟,拦截地面水,对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强观测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顶卸载等。
3.1.5加强施工期的地质验槽工作。
- 4 -
4、技术保证条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了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项目的施工,达到业主满意,除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施工技术措施外,对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做如下安排:
4.1组织保证、制度落实
4.1.1我部将选派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选派技术过硬、作风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4.1.2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审核制、工前培训、技术交底制、开工报告制、测量换手复核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三检制”、材料半成品试验、检测制、技术资料归档制、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等管理办法。确保施工生产全过程始终在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控制下。
4.1.3建立完美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其中包括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总工程师责任制、技术负责人责任制、质检人员责任制等。
各级技术人员都要签订技术保证责任书,以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4.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2.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4.2.2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内容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分布、工程名称、施工部署、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内容。施工阶段由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施工现场各管理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标准、技术标准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各管理人员向施工队长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4.2.3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4.3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4.3.1工程现场控制桩,由项目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收使用、保管。交接桩双方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桩橛,双方应在交接记录上详细注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交接后,由技术部组织测量队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须符合有关规定,如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切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