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4.3交通安全评价
根据“4.1设计方案评价”、“4.2设计安全符合性分析”可知,该项目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为确保建设施工过程以及建设完工后,该项目对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不受影响,该项目制定了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如下交通安全措施:
(1)项目施工时,配备安全责任心强的专职交通维护人员,指定带班人员,维护交通安全。
(2)对交通维护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与交警部门联系,对交通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在掌握基础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交通维护人员职责。负责指挥、疏导车辆、行人有序通过通道,确保通道交通安全。负责设置临时封道、改道交通标志、施工标牌的设置。负责管理、维护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标牌,确保正常使用。做好施工路段车辆疏导工作。负责处理在通道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履行其他应予承担的职责。
(4)建立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制度。当班人员必须详细记录本班的安全状况,认真履行交接班签字手续。
(5)车辆、行人通行规定。车辆和行人应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不得反道行驶。机动车辆通过施工路段时的时速应加以控制。车辆、行人较多时,值班人员应组织指挥有序通过。特殊情况下,与交警、路政管理部门联系,请求帮助、指导和支援。
(6)施工区域已设计设置施工警告栏及限速牌、锥形交通路标等安全设施,夜间施工有反光或施工警告灯号,施工期间指派专人管制交通。
(7)加强施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为保证施工路段的交通顺畅,不发生堵车及交通安全事故,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在施工期间,应根据实
第18页
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际情况,设置施工作业区,用彩旗进行围拉、围挡。
(8)正常运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根据主路的等级、交通量及运行速度等因素确定交通管理方式。施工完毕后,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以确保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
(9)加强施工管理措施。施工和维护作业应按国家和交通行业有关要求进行交通组织,尽量减少涉路工程作业对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该项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在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和建设完工后,对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影响较小,在严格控制人、车、路等因素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可接受。 4.4评价小结
该项目的设计方案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该项目应严格执行并落实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在采纳并完善设计提出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后,该项目的设计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对所涉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等影响较小,风险可接受。
第19页
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第五章 道路安全评价
5.1地质和环境条件分析
(1)气象情况
该项目所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属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零下1.5℃。1月平均气温为15.1℃,7月平均气温为28.4℃,年温差明显,为13.3℃左。
(2)地质条件
施工过程中,人工开挖上方采用淘挖方法,易造成坍塌事故。开挖深1米以上沟坑不做档上板支撑,易造成坍塌事故伤人。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守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挖掘土石方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用淘挖方法挖掘土石方,开挖地下土质松散、流沙地形,以及坑深1米以上的沟坑,应加装档土板支撑保护。通过严格遵守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施工过程对地质和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 5.2对公路影响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该项目对所涉道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目开挖施工时,沿路肩开挖施工,会破坏原有路肩、原有绿化和植被等,若没有按照设计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破坏的路肩、绿化和植被等进行恢复施工,可能出现路肩积水、沉陷等问题,经因渗浸泡路基结构,从而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导致道路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破坏,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
(2)对路面的影响。该项目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但由于该项
第20页
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目穿越公路施工,对路面的破坏较大。如果穿越段管道角度、埋深等不能满足规范,或穿越处路面管线支撑力、稳定性不足,可能使穿越处路面沉降,发生路面破裂情况。同时,如果涉及破坏的路面区域,不能按照原来设计要求修复回填,经雨水冲刷后也可能引起路肩、路基沉降,也会发生路面破裂情况。
(3)对公路安全的影响。该项目施工期间需要占用部分道路,施工路段需要进行围蔽施工,施工期间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施工方案中已制定施工期间车辆行驶及人行安全管理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需破坏公路路面,应做好防护和围蔽措施,避免产生经济纠纷、人身安全等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如预留一车道通车和人行,将另一边用围栏围蔽施工,将围蔽施工段修复好,然后才将另外一半进行施工。
②同时,破坏公路路面时,先按施工面积围蔽一半的公路,围栏上注明安全标识,配有人员指挥,以便交通畅通及人员安全。
③增加了公路的安全隐患因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设施等可能成为公路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施工人员,由于人员流动性强,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往往容易诱发事故。另外,施工过程中,对行车路面的破坏,或者材料、设备设施等散落在公路路面,也可能造成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降低了公路交通流量。施工时,要求过往车辆降速甚至绕行,降低了公路的交通流量。在车辆流量较大的时候,还可能造成道路交通堵塞。
(4)穿越敷设管道对公路本体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对土体扰动,引发路基变形或沉降。公路两侧开挖工作坑、基坑及支护,可能造成公路路基边坡等失稳,影响公路的整体安全性。施工前应对埋设施工处公路地下管线详细调查,以避免对公路两侧原有管线的破坏。针对以上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①施工单位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能够避免穿
第21页
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越施工对公路质量及运营的影响。
②设计规定管道两侧工作坑均位于路堤外以外一定距离,可以避免对路基边坡、边沟及隔离栅栏的损坏,外侧工作坑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可以保证坑壁的稳定和人员操作安全。
③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做好管节接头处理,防止管节渗漏,确保管道接头紧密不漏气。
④施工前,施工方应对管道通过路径进一步调查、探测,以防损坏公路下及两侧其它管线,造成不应有的破坏和损失。
⑤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管道的平面位置和深度;路基两侧工作坑及开挖埋管后,将废土及时清理干净,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本身是合理可行的,并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该项目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施工安全等措施。该项目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实施是合理可行的,涉路施工活动对所涉公路的影响不大,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 5.3对公路附属设施影响分析与评价
公路附属设施是指为保护、养护公路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所设置的公路防护、排水、养护、管理、服务、交通安全、渡运、监控、通信、收费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建筑物、构筑物等。该项目所涉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包括排水设施、安全设施、防护设施、通讯设施、绿化设施、照明设施、界桩和里程碑等,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破坏上述公路附属设施,如边沟、路侧护栏、绿化设施、界桩等,造成安全隐患,施工方案已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期间,因施工需要破坏边沟之后,没有补充合适的排水设施,导致施工期间公路排水不畅,甚至影响施工安全。
(2)施工完成后,恢复的边沟不符合原有设计要求,影响公路排水,甚
第2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市XX区XX镇河之口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终稿)(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