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v?2gl(1?cos?) T F v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mg?m
l解得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T??mg?mv?mg(3?2cos?),方向竖直向上 l2mg 11.(上海)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
??0.8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sin37??0.6。取g?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解析】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L?∴a?12at0 22L2?20??10(m/s2) 22t02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
f?30?2?10?10(N) ∴??f10??0.5 mg2?10(2)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小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t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t'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Fcos37???(mg?Fsina37?)?ma
∴a?F(cos37???sin37?)30?(0.8?0.5?0.6)??g??0.5?10?11.5(m/s2)
m2a'?f??g?5(m/s2) (1分) m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a't'
∴t'?a11.5t?t?2.3t a'511L?at2?a't'2
22∴t?2L2?20??1.03(s) 22a?2.3a'11.5?2.3?5(2)另解: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相应的位移为s,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
[Fcos37???(mg?Fsin37?)]s??mg(L?s)?0
∴s??mgL0.5?2?10?20??6.06(m)
F(cos37???sin37?)30?(0.8?0.5?0.6)由牛顿定律
Fcos37???(mg?Fsin37?)?ma
F(cos37???sin37?)30?(0.8?0.5?0.6)??g??0.5?10?11.5(m/s2)
m212∵s?at
2∴a?t?2s2?6.06??1.03(s) a11.5【答案】?0.5 ?1.03s 12.(福建)(15分)
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械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1?2.0?10N/C和E2?4.0?103N/C,方向如图所示,带
3电微粒质量m?1.0?10?20kg,带电量q??1.0?10?9C,A点距虚线MN的距离d1?1.0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B点到虚线MN的距离d2;
(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
解析:此题考查电场力、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知识点。 (1)带电微粒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q│E1d1-│q│E2d2=0, 解得d2=
E1d2=0.50cm. E2(2)设微粒在虚线MN两侧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1=m a1,│q│E2=m a2,
设微粒在虚线MN两侧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由运动学公式有d1=
1a1t12, 2d2=
1a2t22,t= t1+t2, 2-8
联立解得 t=1.5×10s。 【2010高考试题解析】
1.(2010·全国卷Ⅰ)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
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a1?g,a2?g B.a1?0,a2?g C.a1?0,a2?【答案】C
【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m?Mm?Mg D.a1?g,a2?g MMF?MgM?m?g MM2.(2010·上海物理)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答案】A
【解析】af上?g?m,af下?g?m,所以上升时的加速度大于下落时的加速度,D错误;根据h?12gt2,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C错误,B也错误,本题选A。 3.(2010·海南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物体运动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A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即加速度在变化,是非匀加速直线运动,B错;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只能判断其做减速运动,但加速度大小不可确定,C错;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
4.(2010·海南物理)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之
比为
2???1??A.1??
B.1?2? C.2?? D.2? 【答案】A
【解析】木板水平时,小物块的加速度
a1??g,设滑行初速度为v0,则滑行时间为
t?v0mgsin45??ga??mgcos45?(1??)2g;木板改成后,小物块上滑的加速度2?m?2,
t??v0v0t?a1滑行时间
a?(1??)2g??2?2,因此ta21??,A项正确。
5.(2010·海南物理)如右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自由落体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答案】BD
【解析】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表明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BD正确。
6.(2010·海南物理)雨摘下落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速度有关,雨滴速度越大,它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此外,当雨滴速度一定时,雨滴下落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还与雨滴半径的?次方成正比(1≤?≤2).假设一个大雨滴和一个小雨滴从同一云层同时下落,最终它们都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下落.______(填“大”或“小”)雨滴先落到地面;接近地面时,______(填“大”或“小”)雨滴的速度较小.
【答案】匀速(2分) 大(1分) 小(1分)
【解析】由于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因此最终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平衡时都做匀速运动;设雨滴半径为r,则当雨滴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43mg????rf?r?,而重力3,由于1≤?≤2,因此半径大的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先落地
且落地速度大,小雨滴落地速度小。
7.(2010·海南物理)图l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mg 1 2m 图1
m F 0.4 0 1 1.5 2 图2 ?=0.2.
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
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
2mg为单位,
重力加速度g?10m/s.整
3 t/s
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据此求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答案】(1)(2)
【解析】(1)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和a?,在t时刻木板和物块的速度分别为
vt和
vt?,木板和物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依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和摩擦定律得
f?ma?
① ② ③ ④ ⑤
f??mg,当vt??vt
vt?2?vt?1?a?(t2?t1)F?f?(2m)a
vt2?vt1?a(t2?t1)
由①②③④⑤式与题给条件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教学案(教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