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分析:姐姐做自然练习的时间是一定的,比妹妹做算术和英语的时间分别差了48分和42分,说明妹妹做英语比做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仍然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妹妹做英语练习用时=(44+6)/2=25分钟。
8、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而且余数都是1。那么乙有书多少本?
分析: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商5余1,说明甲是乙的5倍多1,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5余1,说明丙是甲的5倍多1,是乙的25倍多6(5+1),因此,这是一个和倍问题。
解:乙的本数=(100-1-6)/(1+5+25)=3本。
9、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 分析: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说明小玲比小红多3块;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即小明加2是小红减2后的2倍,说明小明是小红的2倍少6(2*2+2)。
26
因此,这是一个和倍问题。
解:小红的颗数=(73-3+6)/(1+1+2)=19块。
10、有货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仓库时,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数少2,比第四堆的件数多2.问每堆各存放多少件?
分析: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第二堆是第一堆的4倍;比第三堆的件数少2,第三堆是第一堆的2倍多2;比第四堆的件数多2,第四队是第一堆的2倍少2;和倍问题。
解:第一堆的件数=(108-2+2)/(1+4+2+2)=12件,第二堆的件数=12*4=48件,第三堆的件数=2*12+2=26件,第四堆的件数=2*12-2=22件。
1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就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所以,△+△+△=○+○=60/2=30,△=10,○=15,□=20。 解:△+○+□=10+15+20=45。
1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车÷马=2,车是马的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马的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差倍问题。
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
1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说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正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所以,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282-80)/11=58分=5角8分。
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
14、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
27
解: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15、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间隔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说明在吃最后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间隔,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 三年级上学期 第02讲 应用题第01讲 基本应用题
1.参加数学竞赛的某同学的准考证号是一个四位数。已知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并且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求这个同学的准考证号。 分析: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那么,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9倍,在1~9中,只有9是1的9倍,所以,百位为1,个位为9,十位为3;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15-1-9-3=2,千位就是2。
2. 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分析: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说明这条公路的工作量按每天计算有20*15=300人次,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20人修3天完成了20*3=60人次,那么总工作量还剩下300-60=240人次,这些剩下的工作给15人做,每人就还需要工作240/15=16天,这样,前后加起来,实际工作就有3+16=19天。
3. 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分析: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就是说每人每小时加工(90/3)/5=6个,那么一个人10小时可以加工6*10=60个,540个零件在10小时做完就需要540/60=9个人。 4. 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那么,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
28
分析: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就是说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也就是一个篮球的价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那么,2个足球的价钱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因为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所以,排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就等于1个足球的价钱,排球、网球各2个的价钱也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因为2个足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所以,2个网球的价钱就相当于一个排球的价钱,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三个排球的价钱等于6个网球的价钱,所以,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网球。 5. 甲仓存粮128吨,乙仓存粮52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那么多少天后两仓的存粮就同样多了?
分析:甲仓存粮128吨,乙仓存粮52吨。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28-52=76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甲乙两个仓库的差距每天缩小12+7=19吨, 76/19=4天,4天可以把差距缩小为0,即甲、乙两个仓库就同样多了。
6. 三年级一班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它两人都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那么甲最少再得到多少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分析: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说明一共统计了17+16+11=44张选票,还有52-44=8帐没有统计,因为乙得到的票数只比甲少一张,所以,考虑到最差的情况,即后8张中如果没有任何一张是投给丙的,那么甲就必须得到4张才能确保比乙多。因此,甲最少再得到4票就能够保证当选了。 (这里特别要注意到“保证”两个字,必须从最坏的情况考虑)
7. 华侨小学某班有60人,在收看“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实况时,他们着装白色或黑色上衣,黑色或蓝色裤子。其中有12人穿白上衣蓝裤子,有34人穿黑裤子,29人穿黑上衣,那么穿黑上衣黑裤子的有多少人?
分析:有34人穿黑裤子,那么穿蓝裤子的有60-34=26人,有12人穿白上衣蓝裤子,说明还有26-12=14人是穿黑上衣蓝裤子,有29人穿黑上衣,那么,有29-14=15人穿黑上衣黑裤子。
8. 甲乙两队共同挖一条长8250米的水渠,乙队比甲队每天多挖150米。已知先由甲队挖4天后,余下的由两队共同挖了7天,便完成了任务。那么甲队每天挖多少米? 分析:余下的由两队共同挖了7天,这7天中,乙队比甲队多挖了150*7=1050米,那么,我们可以把总数减去1050米,然后看成甲和乙每天挖同样多,这样,就相当于甲队一个队挖7*2+4=18天,共挖了8250-1050=7200米,说明甲每天挖7200/18=400米。 9.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
29
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分析: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一等奖就是每个三等奖的4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我们把每个三等奖的奖金看成1份,那么,总奖金就相当于分成了2*4+2*2+2=14份,因为这时的一等奖奖金是3080元,也就是说三等奖奖金是每个308/4=77元,所以总奖金等于14*77=107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还是以每个三等奖的奖金看成1份,那么这时总奖金就被分成了1*4+2*2+3=11份,每份三等奖奖金就等于1078/11=98元,所以,这时的一等奖奖金等于980*4=392元。
10.某单位举办迎春茶话会,买来4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24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 分析:从每箱取出24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这就相当于说,从每箱取出24千克,就刚好等于取了3箱,也即3箱的重量为24*4=96千克,那么原来每箱重量96/3=32千克。
11.张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又以2元钱5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如果他要赚得10元钱,那么他必须卖出苹果多少个?
分析: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2元钱5个苹果的价格卖出,也就是说,2元钱买进6个苹果,但卖出5个就收回了2元,这时赚到了1个苹果(注意:只是赚到了1个苹果,不是钱,赚到的苹果要变成钱,还得卖出去以后才是),那么,6个全部卖出就赚到了一个苹果的钱,即每卖出6个赚到一个苹果的钱;因为他卖出的价格是2元5个,那么,要得到10元就要赚到5*5=25个的钱,25*6=150个,所以,他必须卖出苹果150个。
12.甲有桌子若干张,乙有椅子若干把。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那么乙原有椅子多少把?
分析:如果乙用全部椅子换回数量同样多的桌子,则需补给甲320元;说明椅子的总价比桌子的总价低320元,如果乙不补钱,就要少换回5张桌子。说明椅子的总价相当于桌子减少5张的总价,也即5张桌子价值320元,那么每张桌子320/5=64元,已知3张桌子比5把椅子的价钱少48元,3张桌子的价钱为3*64=192元,5把椅子价值192+48=240元,椅子每把价钱240/5=48元,每把椅子比每张桌子少64-48=16元,椅子的总价比桌子的总价低320元,那么,共有椅子320/16=20把。
13. 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分析:画一个图比较清楚。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华罗庚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三年级(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