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因为3+2=5,所以六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刚才,我们提的哪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你会列式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4)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5)小结: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算。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2)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各自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2)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校对。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①一共有多少个? ②小松鼠比小熊多多少个? 30+20=50 30-20=10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认识几十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9-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3、师: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4、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5、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6、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7、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人数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2、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3、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4、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5、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掉这些香蕉了。 (2)你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试着数一数,然后组织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对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 板书:
认识几十几
24 34 43
2个十和4个一 3个十和4个一 4个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24 合起来是34 合起来是43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1、师: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挂图
30 + 4= 34 34 - 30= 4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教学后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学期全册精品教(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