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述题(每小题1 4分,共2 8分)
1.试述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 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3) 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①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两者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②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③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以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者教学。如果将纯游戏和完全结构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是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结合的程度。④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2. 谈谈你对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理解。
(1)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2)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是,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3) 不管以何种方式综合,综合性课程都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这就是说,将课程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化,这只是形式,而其本质是,结构化程度高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而结构化程度低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则是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的过程、原则为取向,以活动过程为评价依据的课程特征。(4) 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在于:①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联系。②综合性课程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③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④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5) 综合性课程也有其弱点:①综合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②失却了每个科目的独特性,不利于把握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以及表述方式。
《幼儿园课程论》试题 2011 年7 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 0分)
1. 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目标、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
2. 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这四个方面组成。
3. 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 4.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 0分)
1. 下列关于蒙台梭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BC)。
A. 她是幼儿园的创立者 B. 她设计的课程反映了强烈的经验主义的色彩 c. 她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 D. 她是唯理论的代表人物
2. 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家园合作的关系对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B) A. 大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小系统 D. 外系统
3 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AD) A. 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B. 生成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D. 行为目标
4. 如果课程编制者认为课程内容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他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然会(AB)
A. 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B. 注重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 c. 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D. 强调教师的事先预设 5.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ABCD )。 A. 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应 B. 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 c. 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应 D. 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 分,共2 0 分)
1.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2. 行为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
3. DI 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 到8 岁( 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 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
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①行为主义理论;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4.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这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 分, 共3 2 分) 1.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 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 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 的学习。(3) 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 的整合。 2. 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1)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2) 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3) 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3.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哪些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0-6 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幼儿园课程论(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