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壤样品的处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图3 四分法取样 样品处理的目的是:(1)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以除去非土样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析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一致;(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引起性质的改变。
土壤样品的处理包括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存和登记操作。 (一)风干和去杂
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及时进行风干。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放在即阴凉干燥通风,又无特殊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灰尘污染的室内风干,经常翻动,加速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等。若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过多,应细心拣出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
(二)磨细和过筛
物理分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木板或胶板上用胶塞或圆木棍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通过l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重新碾碎,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全部通过为止。不得抛弃或遗漏,但石砾切勿压碎。留在筛上的石砾称重后须保存,以备石砾称重计算之用。用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计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充分混合均匀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
化学分析时,取风干样品一份,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再用圆木棍将土样辗碎,使全部通过18号筛(1mm)这种土样可供速效性养分及交换性能、pH等项目的测定。测定土壤全氮、有机质等项目的样品,可用通过lmm筛孔的土样,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取出样品约50g,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部通过60号筛(孔径0.25mm)为止。如果需要测定全磷、全钾,还需从lmm土样中同样取出约20g,磨细并使之全部通过100号筛(孔径0.15mm),分别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
(三)保存和登记
样品装入广口瓶后,应贴上标签,记明土样号码、土类名称、采样地点、深度、日期、孔径、采集人等。瓶内的样品应保存在样品架上,尽量避免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等的影响,否则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三、用具
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
思 考 题
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分析工作中有何意义?
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lmm、<0.25mm和<0.l5mm的细土必须反复研磨,使其全部过筛?
3.处理通过l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能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起过筛,分别收集两种筛下的土样进行分析测定?为什么?
附注:(一)根据土样处理结果,计算土壤石砾的百分率。
石砾含量(%)?石砾重量?100
土壤总重量(二)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数,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目)。筛号与筛孔直径对照见附表。
附表
标准筛孔对照表 筛 号 2.5 3 3.5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筛孔直径(毫米) 8.00 6.72 5.66 4.76 4.00 3.36 2.83 2.38 2.00 1.68 1.41 1.18 1.00 0.84 0.71 0.59 筛 号 35 40 45 50 60 70 80 100 120 140 170 200 230 270 325 筛 孔 直 径(毫米) 0.50 0.42 0.35 0.30 0.25 0.21 0.177 0.149 0.125 0.105 0.088 0.074 0.062 0.053 0.044 3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
一、目的意义
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
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
(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20g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3.结果计算
土壤含水量(%)=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
(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在烘箱中,一般土壤烘干6小时即可烘至恒重,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的时间可较短,约5~6小时即可。
(2)干燥器内的干燥剂(氯化钙或变色硅胶)要经常更换或处理。变色硅胶在干燥时呈蓝色,吸湿后呈红色。如呈红色后,须重新放在烘箱中烘到蓝色再放回干燥器使用。
(3)在计算时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因为:
①只有以烘干土重为基数,才能给土壤水变化的清晰概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