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关系,如果一次性加入,或忽快忽慢,则造成PH值波动不一,使固色和水解染料不一,从而出现色光深浅不一(而在本厂,操作工大多是此错误的操作)。
1.2.5 操作因素
操作工的操作没有按照工艺要求,有些甚至是错误的操作,但操作者和管理者都没有意识到。如打样工观察移液管的刻度时,移液管处于45°左右(应垂直);染色工不是专人负责染同一色泽,多人操作;称料工用同一只勺子取不同的染料,期间只用干抹布擦一擦;各只处方的染料都放在同一容器中,称后再倒入桶中。
还有,操作工操作不认真。如装筒时筒子间密封不良不去纠正;络筒重量超标不进行处理;化料时料桶未认真清洗;助剂不进行正确称量以及由于管理人员未制定正确严格的操作方法,操作工自行其是,更何况,在手动或半自动的设备上,也常会发生工艺变更,工艺的不重现,会造成染色重现性差。
1.2.6管理问题
染色重现性,不仅涉及染色工序,而且涉及生产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与管理也有密切关系,如坯纱和半制品管理、染料管理、计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化验室管理:同一色号应使用同一批坯纱,若要更换就得重新复样,应做到“先练先用”、“后练后用”、“同色同批”;不同生产厂制造的染料,即使同厂不同批次的染料也会出现重现性问题等等这些由于在管理上的不注重,也易使筒子纱线的染色出现批次间生产的重现性差。
1.2.7实验室对大生产的跟踪
首先实验室对生产的支持方式,不是将工艺及处方传递到大生产,而是在实验室模拟大生产,做到大生产——实验室的高度重现性。当大生产出现色相不符要修色时,实验室应共同参加完成,实验室对大生产提供的信息(大小样色光差异),应进行分析及试验,找出各只染料大小样生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减少修色。
另外,要做到大生产——实验室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做到实验室与实验室的重现性,以及大生产与大生产的重现性,否则大生产与实验室的重现性就差。
2 解决措施
纱线染色的重现性差,在纱线的生产中经常遇到,根据我厂纱线的染色情况及我对生产操作的部分了解,觉得应在以下方面加强管理,尽量从基本保证纱线染色的重现:
(1) 设备的选用 应选用能保证产品染色质量和缩短染色时间功能,采用自落顶锁装置,利用设备的内流进行筒纱的自然压缩的设备,以在设备上提供重现性的基本条件;
(2) 络筒质量 为保证染透,筒纱的密度一般控制在0.35~0.40之间,压缩后的密度应控制在0.41~0.46之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筒子纱染色重现性问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