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1.播放 “中国地形的概况录像” 短片, 教师根据视频提问,引导学生直观了解中 国的地形概况,激发学生兴趣。在放视频 文件过程中,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 ,板 书课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诗词、 歌曲或故事 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说出对中国地形、地势 的大概印象。 二、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熟 记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本节课会随时检 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 学生记忆学习 征。2.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能在 目标 地图上找出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 形区。3.分析中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 流、经济、交通等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三、自学探究(10 分钟) (1)展示中国地势模型。 (2)依据提 纲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学课本 30 页,依据 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自行解决本节课 重点知识。 【自学提纲】A、在古诗词“一 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归”中,你能发现哪些地理信息?B、我国 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C、自学课本 30 页,完成以下问题:我国地势可分为几级 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 多少米?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小 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3)读图 析图完成活动。通过读图析图完成课本 31 页中的活动题 1:读图 2-1、2-8、2-19, 在图 2-21 中勾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 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界线两侧 的主要地形区,最后教师出示歌诀帮助学 生记忆我国的地势特点,适当进行点拨。 学生活动 学生按照自学 提纲进行学 习,自学提纲 按照学习目标 设计。分析诗 词所包含的地 理信息。 巧计地势学地 形,西高东低 阶梯成;一二 分界昆祁横, 二三大太巫雪
峰;一高二盆 三丘平;海洋 气流内陆行; 河流东西沟交 通,阶梯之间 蕴水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看图片(视 频) 。 设计意图 1.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 我国地形有一个直观感 性的认识。 2.对中国的地形有所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爱国热情。 学生思考
流程一: 激趣导入 出示目标 (3 分钟)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 学生有目的去学习, 提高 课堂效率。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展示模型, 让学生由抽象变直观, 对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这 一特点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 设计从古诗 词中发现地理信息这一 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 的知识中发现地理信息;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自 学提纲, 可以让学生一步 一步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 自学探究环 节的设计, 能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养成 善于思考的习惯, 解决本 节课重点。
流程二: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中国地形》教学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