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作者及单位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 李文玲 淇县实验学校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 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 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掌握地理学习 方式,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 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内容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 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 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学好本节,能 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 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 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 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 心,读图析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 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征,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初步说明中国的地势特征 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2、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和自学、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课标要求中,把地势特征分布落实在地图上,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很重要,根据课标要求 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把中国的地势特征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人地关系”的研究是地理学科的主要 内
容,加上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把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现象与书本知识相连接, 因此我把中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条件和自身特质,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和 “小组合作积分法”,采用的学法是“读图分析法”、“三步提问法”和“列表比较法”。 课前准备 1. 2. 3. 4. 5.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三个一”:一本书,一图册、一学案(通常 10 秒钟时间准备完毕) 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按固定程序小组内复习提问(1 分钟时间)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并给每组加分 -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中国地形》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