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自然辩证法 期末重点整理
2、观察的过程:第一阶段感官接收对象信息,第二阶段头脑对有关信息的直接判断。
3、观察具有客观性
4、观察的易缪性:★
产生的原因:观察的第一阶段信息产生、传播、接收过程中出现错误;
第二阶段感觉器官的误判:局限性和错觉;
头脑直觉的误判:习惯性印象、粗略错误的认识和理论的误导。
5、“人为演示”的剖析(魔术和特异功能)
(1)眼见未必为实(幻术);
(2)对事实的证实不一定等同于对事实解释的证实(现象真,解释错),要将验证和解释分开;
(3)人为欺骗的复杂性(表演中包含了大量“专业”技术);
(4)托词(不成功时)。
6、气功的本质:心理暗示:效果不等同于解释
二|实验
1、 什么是实验:在控制和干预研究所对象的情况下获取信息。
2、 实验类型的主要特点:
简化或纯化自然现象,排除干扰,把复杂条件变为简单条件—析因和判决型实验
创造新的条件—探索性实验
获取精度数据—测量性实验
寻找适用的手段或条件—优化性实验
替代困难的实际过程—模拟实验
3、实验的意义:(1)科学发现的突破口;
(2)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完整保留数据,坦诚,平常心,
不求名利。
4、观察实验中的机遇:偶然发现的重要意外现象。
5、捕捉机遇对研究人员的要求:(1)留心意外之事,细心,琢磨;
(2)勤勉,不要怕白费力气;
(3)减少成见和想当然;
(4)相信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基础知识和想象力,
将观察资料上升为理论。
6、捕捉机遇的重要性和难度:真正的机遇和庞大的现象混杂在一起。
三、归纳和演绎(全面)
1、归纳与演绎的定义:9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
归纳:由特称命题过渡到全称命题的思维过程、非逻辑过程(有跳跃性);
演绎:由全称命题过渡到特称命题的思维方式、逻辑过程。
2、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方法:★
(1)归纳和归纳法
归纳:由事实的知识过渡到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
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若干单称命题的成立导致全称命题的成立
直观归纳法:依靠洞察力感觉经验资料中看到的本质
(2)演绎和演绎方法:
演绎:从解释性原理得出对观察对象的解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汇总(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