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2-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潘光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优生学家,可是他的影响却超出于优生学科之外。北京大学出版社 14 卷本《潘光旦文集》的出版,使潘光旦这个淡出学术界的身影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连续四届潘光旦纪念讲座的举行,更是引起了一阵阅读和研究潘光旦的热潮。潘光旦所提出的中和位育的新人文思想,因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那么在他所治的优生学与新人文思想之间存在着一种。

主义”持赞赏态度的同时,潘先生对传统的“唯本舍末”和当前的“忘本逐末”都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潘光旦,1997:492-500)。在《说童子操刀》中他讨论了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不平衡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一讨论继续了1923年著名的“科玄论战”中梁启超、张君劢等人对科学技术负面性影响的批评,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年钱钟书看了这篇文章后,立刻与储安平通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李洪岩,1998:145-146)。

在《明伦新说》、《论品格教育》、《说伦》等文章中潘光旦重点讨论第二个方面人与人的关系。他从语义学上分析了中国古代“伦”字的两种含义,一种是强调“类别”和“条理”,一种是强调“关系”。他指出这两种含义都是很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的健全靠分子之间关系的正常和各如其分,而关系的正常和各如其分则靠认识准确”,“近代人文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工作,始终没有能离开‘明伦’两字的范围是显而易见的” (潘光旦,1997:501-505)。笔者曾经指出,潘先生所强调的“明伦”与当代进化生物学所重视的种群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种群思想就特别注重种群中生物个体的个性与多样性,同时也关注种群内个体间的关系与秩序 (蒋功成,2004:84)。在《论品格教育》中,潘先生在“明恕”①的立场上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片面性提出批评(潘光旦,1997:506-514)。

在《类型与自由》、《必也狂狷乎?》、《散漫、放纵与“自由”》中,潘光旦讨论了个人性格取向中“中行”与“狂狷”的问题。在《悠忽的罪过》、《所谓“历史的巨轮”》、《优生的经验的适用》、《女子教育、家庭前途与种族运命》等文章中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未来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其两纲六目的社会学思想。他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在个人方面注重共性、性别和个性,在社会方面注重社会秩序、种族绵延和文化进步,这种兼顾个人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理想,构成了他后来所提倡的新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潘光旦,1997:608-610)。

这种以人为本,注重对人和社会的囫囵的、历史的、系统的研究,贯彻在潘光旦20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诸多作品中,但被他名之为新人文思想,却是在1946年受费孝通《生育制度》的引发而出现在《派与汇》一文中。在此文中潘先生批评了费孝通体现在《生育制度》一书中“见社会不见人”的涂尔干式的社会观,他综合中西方的古人文思想、生物位育论、社会学的功能学派思想、美国学者的实验论和工具论,以及关于整体的人的科学等五个头绪而正式提出新人文思想这一概念。

这五个头绪中,中西方的古人文思想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向人归宿”,“遇到二事以上发生冲突时,一切折中于人”;生物位育论“注意一事一物所处的场合情境”,“讲求部分与全部的关系”,于原委之外,注意推寻归宿,于事实之外,更研求意义价值;詹姆士(W.James)的实验论和杜威(J.Dewey)的工具论求“真”务“实”,把事物看作人的工具而不是人的目的(潘光旦,1997:611-616);人类学与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着重人的生物基础和社会结构的整体论和系统论” (费孝通,1998:329);而近年关于人的科学的新近发展也促进了我们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对人的了解。如果我们只用这五个头绪中的单独每一个来分析和解释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历史发展等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我们所得的也许是片面和不完全的答案,但是如果把它们汇通在一起,以这种综合的新人文思想来观察、分析和解释,我们必然可以获得一个更为中和的理解。

四、解蔽与会通:一种通才之学的研究理路

如果说《文化的生物学观》是潘光旦对其人文生物学的还原论解说的话,那么《派与汇》②就是他后期研究中在还原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或整体论方法的总结。在人文生物学的研究中,潘先生沿着一条“优生强种”之路走进了优生学与社会学的田野。他发现在民族兴衰、文化发展、人才消长、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生物学解释的可能性,为此他

① 潘先生的“明恕”观点,可以说是修正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一种中庸的方法,并以其作为一种生活的理想。即既重“明”,冷眼看世事变迁;又重“恕”,热心待天下万物。这确乎是一种超越了儒道“君子”,又超越了西方个人自由主义的一种思想。 ② 《派与汇》确乎是体现潘先生新人文思想的最重要一文。“派”即是沿着不同路径的各种还原论研究策略;“汇”便是在此还原基础上的整合。还原起来易,整合起来却要艰难得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4)在线全文阅读。

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682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