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2-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潘光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优生学家,可是他的影响却超出于优生学科之外。北京大学出版社 14 卷本《潘光旦文集》的出版,使潘光旦这个淡出学术界的身影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连续四届潘光旦纪念讲座的举行,更是引起了一阵阅读和研究潘光旦的热潮。潘光旦所提出的中和位育的新人文思想,因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那么在他所治的优生学与新人文思想之间存在着一种。

极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他从《中庸》“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这一句话中拈出具有安所遂生、动静皆顾意义的“位育”一词来代替“适应”(潘光旦,2000:133)。此“位育”概念已经在社会学领域普遍得到使用,“潘光旦的位育论”已经被评价为中国社会现代化

①研究中一种独特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正是在对遗传学和进化论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理解的基础上,潘先生把他一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优生学研究上。他在中国近代所治的优生学,既不同于那时候一些政治家提出的空泛议论和人口策略,也不同于医学界所强调的优生临床技术,而是从优生学所依赖的人类遗传和演化机制入手,对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和近代特殊的现实遭遇进行了解剖和分析,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生物学研究工作。

二、人文生物学:文化的生物学还原论

美国霍布金斯大学柏尔教授(Raymond Pearl)最早使用“人文生物学”一词,他在1926年把他在前20年用统计方法研究人类形态、公众卫生、人口消长等方面的论文汇编为一本书,以《人文生物学》为名。潘光旦受其启发,认为自己所治的优生之学,“以生物为体,以社会为用,采遗传选择之手段,以达人文进步之目的”,与“人文生物”的意义最相吻合。而且自己所写的各类作品,大多数兼及“人文”与“生物”两方面,因此他把后来发表的许多优生学及相关作品统编为《人文生物学论丛》(潘光旦,1993:247)。

1924年到1937年间所编成的《人文生物学论丛》三辑《优生概论》、《人文史观》、《民

②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最能体现出潘光旦“以生物的现象或原则来解释文化”的兴味。这种

研究思路,在他1931年发表的《文化的生物学观》一文中有很好的说明(潘光旦,1994:311-315)。

什么叫做“文化的生物学观”?潘光旦说:“就是站在生物学的立脚点来观察文化,观察的结果,自然不能不继以解释。”解释文化的机制可以有多种,如用自然地理的原因、生物学的原因、文化自身的原因等等。潘光旦知道单用“生物的现象或原则来解释文化,必然是片面而不圆满的”,可为什么他还在此文中单单讲“生物学的解释”呢?

对此潘光旦给出了“三层不得已的理由”:一是“现象无涯涘,因果关系无穷期,一人尽一手一足之烈,决难面面俱到,我们不能不分别的观察或解释”;二是“生物现象比较基本而也是比较用人力来左右的”;三是“文化的种种解释中,生物学的解释比较最不受人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幼稚的中国”。

那么如何用生物学来解释文化呢?潘光旦言:“生物学家观察文化和解释文化,有一个假定,就是:文化盛衰由于人才消长,而人才消长由于生物原因……所谓生物原因有三:一是变异,二是遗传,三是选择或淘汰。选择有两种,因了自然势力而发生的叫做自然选择,因了社会与文化势力而发生的叫做文化选择”。“选择所由发生的途径有三:一是生产,二是婚姻,三是死亡。如限于某一地方或时代说话,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第四个途径,就是人口的流动或移殖”。这就是他解释文化的生物学机制。

如果我们读潘先生《人文生物论丛》各辑中的文字,就会知道,他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生物学为基础,采用变异、遗传和选择的机制来解释各种文化和历史现象的。如在《人文选择和中华民族》中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家族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利弊分析,在《民族特性和民族卫生》中对中华民族性之“私、愚、贫、病、乱”之所由来的分析,在《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中对这两种民族的服从心理、悲观哲学、自杀倾向的特性比较和分析,在《宗教与优生》中对“宗教优生化和优生宗教化”的提倡,在《优生与文化》中与孙本文的商榷讨论等等,无一不是基于这种生物学解释的立场。

潘光旦这种注重文化解释的生物学立场当年也影响了一批重要的学者。如谭其骧当年在潘光旦指导下做毕业论文《中国移民史要》,论文第一页提出“以移民之史实,解释中华民族

① 潘乃谷曾辑出潘光旦释“位育”的多篇文字,载于《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费孝通、吕文浩等学者曾多次对“位育观”的意义作出评价;吉林大学李玥曾以《潘光旦的中国社会论——位育范式解析下的中国社会研究》为题完成其硕士论文。

② 现存的《人文生物学论丛》三辑之外,尚有第四辑《优生闲话》、第五辑《民族兴衰各论》、第六辑《家谱新论》在1937年编成,可惜在战争骤起,仓促南下时不及携带而佚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2)在线全文阅读。

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682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