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固定支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内压推力的作用; 3) 对管道必须进行严格的保护,尤其是靠近补偿器的部位应设置导
向架,第一个导向支架与补偿器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4倍公称直径,第二个导向支架与第一个导向支架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14倍公称直径,以防止管道有弯曲和径向偏移造成补偿器的破坏;
4. 布置带约束的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应符合应力计算的要求;
5. 套管式、球形补偿器因填料容易松弛、发生泄漏,对可燃介质管道和
有毒介质管道严禁选用;
6. 储罐前的管道当地震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有不均匀沉陷,且公称直
径等于或大于150mm时,应设置储罐抗震用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储罐进出管口的直径。金属软管应布置在靠近储罐壁的第一道阀门和第二道阀门之间。
五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
(一) 一般规定
1.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应符合现行的石油化工企业仪表配
管、配线设计规范的规定;
2.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应便于安装、观察和维修,必要时应
设置专用的操作平台或梯子;
3. 仪表管嘴的长度应根据管道的隔热层厚度确定。 (二) 流量测量仪表的布置
1. 为了保证孔板流量计测量准确,孔板前宜有15~20倍管子内径的直
管段,孔板后有不小于5倍管子内径的直管段; 2. 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转子流量计必须安装在介质流向自上向下的、无震动的垂直管道
上,安装时要保证流量计前应有不小于5倍管子内径的直管段,
且不小于300mm;
2) 当被测量介质中含有固体悬浮物时,靶式流量计需要水平安装,
靶式流量计安装在垂直管道上时,液体流向宜由下而上,靶式流量计入口端前直管段长度不用小于5倍管子内径,出口端后的直管段不应小于3倍管子内径。
3) 腰轮流量计宜安装在调节阀前,当流量计需进行现场效验时,应
在腰轮流量计前切断阀的前后设两个带快速接头的效验用闸阀。
(三) 压力测量仪表的布置
1. 为了准确的测量得静压,压力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切断阀; 2. 泵出口的压力表应装在出口阀前并朝向操作侧;
3. 现场指示压力表的安装高度宜为1.2~1.8m,当超过2.0m时,应有平
台或直梯。
(四) 温度测量仪表的布置
1. 温度计、热电偶宜安装在直管段上,其安装要求最小管径规定如下:
1) 工业水银温度计,DN50;
2) 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DN80; 3) 压力式温度计,DN150; 4) 扩径管长度不应小于250mm。
2. 温度计、热电偶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管径不应小于DN40,且与管内
流体向成逆流接触;
3. 温度计可垂直安装或倾斜45°安装,倾斜45°安装时,应与管内流
体流向成逆流接触。
4. 现场指示温度计的安装高度宜为1.2~1.5m,高于2.0m时宜设直梯或
活动平台,为了便于检修,距离平台最低不宜小于300mm;
5. 对于有分支的工艺管道,安装温度计或热电偶时,要特别注意安装位
置与工艺流程相符,且不能安装在工艺管道的死角、盲肠位置。
(五) 液位测量仪表的布置
1. 玻璃管液面计和玻璃板液面计应直接安装在设备上,液面计的位置不
应妨碍人员的通行;
2. 外浮筒液位计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人员通行,液位计表头上端距地面
或平台不宜高于1.8m,超过2.0m应设平台;
3. 内浮球液位计距平台或地面的高度宜为1.0~1.5m,安装的位置不应
妨碍人员通行,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检修和调整。
七 管道支吊架的布置
(一) 一般规定
1. 管道支吊架应在管道的允许跨距内设置,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靠近设备;
2) 设在集中荷载附近;
3) 设在弯管和大直径三通式分支管附近;
4) 宜利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梁、柱等设置支吊架的生根构件; 5) 设在不妨碍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和检修的部位。
2. 管道的支撑点在垂直方向无位移时,可采用刚性支吊架,有位移时应
采用可变弹簧支吊架,位移量大时,应采用恒力弹簧支吊架; 3. 水平敷设在支架上的有隔热层的管道应设置管托,当管道热胀量超过
100mm时,应选用加长管托;
4. 除下列情况外,应采用焊接型的管托和管吊:
1) 关内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400℃的碳素钢材质的管道; 2) 输送冷冻介质的管道;
3) 输送浓碱液的管道; 4) 合金钢材质的管道;
5) 生产中需要经常拆卸检修的管道;
6) 不易焊接施工的管道和不宜与管托、管吊直接焊接的管道。 5. 允许管道有轴向位移,而对横向位移需要加以限制时,在下列情况应
设置导向支架:
1) 安全阀出口的高速放空管道和可能产生振动的两相流管道; 2) 横向位移过大可能影响邻近管道时,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过长,
可能产生横向不稳定时;
3) 为防止法兰和活接头泄漏要求管道不宜有过大的横向位移时; 4) “Π”型补偿器两侧的管道上应设导向支架,其位置距补偿器弯
头宜为管道公称直径的40倍;
5) 导向支架不宜设置在靠近弯头和支管的连接处。
6. 生根于建筑物、构筑物上的支吊架,其生根点宜设在立柱或主梁等承
重构架上,支架生根件焊在需整体热处理设备上时,应向设备专业提出所用垫板的条件;
7. 需要限制管道位移量时,应设置限位支架;
8. 不得用高温管道、低温管道、振动管道和蒸汽管道支撑其他管道; 9. 直接与设备布置管口相连接或靠近设备管口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
150mm的水平安装阀门应考虑支撑;
10. 沿直立设备布置的立管应设置承重支架和导向支架,立管支架间的最
大间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承重支架应设置在靠近设备管口处,以减少管口受力;如果管道重量过大,一个支架承重有困难时,可增设可变弹簧承重支架;
表3 立管支架间的最大间距
立管公称直径(mm) 最大间距(m) ≤50 80 5 7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600 800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1. 支吊架边缘与管道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50mm,与需要热处理的管道焊
缝的间距不应小于100mm;
12. 当支吊架或管托必须与合金钢管道直接焊接时,其连接构件的材质应
与管道材质相同。
(二) 管道支吊架的布置
1. 在敏感设备(泵、压缩机等)的管口附近,应设置支架,以防管道荷
载作用于设备管口;泵进出口管道支吊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在靠近泵进出口处;
2) 泵的水平吸入管段宜布置可调支架或弹簧支架;
3) 对于往复式泵,支吊架的选型应考虑脉冲振动的影响和支吊架之
间的合适距离,第一个支架不应采用吊架;
2. 往复式压缩机的管道支架,宜设在管道集中荷载处(如切断阀、安全
阀、法兰)、管道拐弯、分支以及标高有变化处。往复式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支吊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卡箍型支架;
2) 支架的间距宜通过计算确定; 3) 第一个支架应靠近压缩机;
4) 大中型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支架的基础不应与厂房的基础连在一
起。
3. 除振动管道外,支架应利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梁柱作为生根点,且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