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装一个切断阀时,应在端头加官帽(管堵)、盲板或者法兰盖; 9. 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备或管道上的放空管口,应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面2m以上; 2) 紧靠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内部布置的设备或管道的放空口,应高出
建筑物、构筑物2m以上。
10. 可燃气体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
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2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应符合图1的要求。
2) 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
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1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应符合图1的要求。
10(20)10(20)3.545°45°
图 1 可燃气体排气筒或放空管高度示意图
注:阴影部分为平台或建筑物的设置范围。
11.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 放空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
2) 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半径为8m的方位内
的最高操作平台3m。
12. 安全泄压装置出口管的布置,应考虑由于泄压排放引起的反作用力,合
理设置支架。
(七)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 1. 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 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
主管的水平管段上;
2) 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
3) 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间隔规定如下:
a) 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过热蒸汽宜为160m; b) 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逆坡时宜为200m。 4) 不得从用气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他用途; 5) 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疏水阀;
6) 在蒸汽管道的“Π”形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Π”形
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应力; 7) 多跟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
管接出;
8) 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
的排液孔;
9) 连续排放或经常排放的泛气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 2. 蒸汽凝结水管道布置,当回收凝结水时,宜架空敷设在管廊上;为减少
压降,凝结水支管宜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凝结水回收总管顶部;当支管从低处向高处汇入总管时,在汇入处宜设止回阀,有止回作用的疏水阀可不设止回阀;
3. 冷却水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 冷却水管道布置ing根据工艺条件的要求,如冷却水的种类、用途、
气候条件、用水设备是否间断操作及停工检修等因素综合考虑; 2) 敷设在室外管架上的大直径管道,宜布置在管架立柱附近; 3) 寒冷地区埋地敷设的水管道,引出地面时,应根据工艺要求,在冷
却水出入口总管上设置切断阀、防冻排水阀、防冻循环阀和防冻长流水阀等措施,如图2所示:
图2 防冻管道安装形式
a) 在寒冷地区,循环水应采用Ⅱ型防冻措施;对于新鲜水附近无回
水管道,可采用Ⅰ型或Ⅲ型防冻措施;
b) 对于最冷月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0℃地区的循环水、新鲜水等管
道可采用Ⅳ型防冻措施。
4) 寒冷地区架空敷设的水管道应避免死端、盲肠、袋状管段;对于难
以避免的袋状管段,应考虑设低点排液阀;对于难于避免的盲肠管段或设备间断操作的管道,应考虑保温、伴热等防冻措施; 5) 寒冷地区的管壳式冷却器或其他冷却设备,其进、出口管阀门处的
防冻循环旁通管及防冻放空阀应尽量靠近阀门,旁通管和阀门也需
要保温防冻。
4. 装置内的工艺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道,宜架空敷设在管廊上; 5. 空气、压缩空气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 空压机等进口管道顶部应设防雨罩,并以金属丝网保护; 2) 布置空压机的进、出口管道时,应考虑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应在进口管道设置单独基础的支架;
3) 压缩空气的放空管和空压机的吸气系统应按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控
制设计规范》GBJ87的有关规定控制噪声;
4) 用于吹扫、反吹等的非净化压缩空气,总管架空敷设在管廊上,支
管由总管上部引出,并在装置的软管站内设置非净化压缩空气软管接头;
5) 对于塔、反应器构架以及多层冷换设备构架,为了便于检修时使用
风动扳手,应在有人孔和设备头盖法兰的平台上设置非净化压缩空气软管接头;
6) 净化压缩空气支管宜从总管上部引出并在水平管段上设切断阀。 6. 氮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装置中吹扫氮气,应在装置的软管站内设置氮气软管接头,并宜设
置双阀;
2) 工厂系统的高压氮气需减压使用时,可用角式截止阀或减压阀减压; 3) 催化剂系统需要的高纯度氮气,应从总管单独接出。
三 阀门的布置
(一) 一般规定
1. 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
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必要时可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地面以
下管道上的阀门应设在阀井内,必要时,应设置阀门延伸杆。
2. 垂直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阀门手轮中心与操作面的距离)宜为1.2m,
不宜超过1.8m;
3. 当阀门手轮中心的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 不经常操作的阀门可利用梯子、活动平台、延伸杆等进行操作; 2) 经常操作的阀门或集中布置的成组阀门应设操作平台。 4. 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手轮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
450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2m时,应使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
5. 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开启时,阀杆不得影响通行; 6. 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宜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100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7. 水平管道上阀门的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
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45°;不得垂直向下; 8. 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底部管道上的阀门,
不得布置在裙座内;
9. 可燃液体管道进入铁路装卸站台前,应设有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该
阀距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汽车装卸站内,当无缓冲罐时应在距离装卸鹤位10m以外输送介质管道上装设紧急切断阀;
10. 隔断设备用的阀门宜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或靠近设备;与装有剧毒介质
的设备相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应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该阀门不得使用链轮操作;
11. 从干管上引出的水平支管的切断阀,宜设在靠近干管根部的水平段上; 12. 管道设计时,应避免使阀门承受过大荷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